前两周的经济H议明确了一个很重要的信号:
明年将会开启更加积极的财政Z策,释放了进一步放水的态度。
但是,两个让市场十分关注的关键问题随之而来:
1、更加积极的财政Z策,到底会用哪些方式释放?
2、财Z释放的“水”,明年到底会流到哪些地方?
而具体到上面提到的两个问题,今天最新的H议,终于给了答案。
第一个问题:积极的财政ZC,具体如何释放?
上面的答案是:
一是提高财政赤字率,加大支出强度二是安排更大规模政府债券三是大力优化支出结构、强化精准投放四是持续用力防范化解重点领域风险五是进一步增加对地方转移支付
第二个问题,会把“水”放到哪些地方?
上头的说法是:
一是支持扩大国内需求二是支持现代化产业体系建设三是支持保障和改善民生四是支持城乡区域融合发展五是支持生态文明建设
上面只是几点简要的概括,下面我给大家简单分析这次会议几个重点:
第一,财政ZC执行的重点,主要在于提高财政赤字率以及政府债券。
既然重点是财政ZC,那这就表明明年我们不会选择直接发钱这个选项,主要做的还是增加政F投资支出,赤字率以及政府债券都是政F投资支出的具体表现。
从专业上说,政府投资增加市场货币供给叫做赤字的资本化而不是货币化。
说白了,就是货币流入市场的链条相比直接发钱更长,要从政F到企业再到个人,而且相比直接发钱,好处是不容易引起通涨。
政F投资,钱主要还是从中Y政F身上来,增加的是中Y的杠杆,因为会议里面已经说了:
要增加对地方的转移支付
说白了,就是中Y政F不给个人发钱,而是给地方政F发钱。
背债的从地方变成中Y,发钱之后再通过地方政F的各种手段刺激经济。
所以,明年真正能拿到财政刺激资金的是谁?
是各个地方ZF。
所以,明年真正在经济层面有机会实现反弹的,一定是那些能拿到更多财政转移支付的城市。
因此,对于我们这些普通人来说,财政ZC如何释放资金可能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得知道在财政ZC铺开之后,哪些城市能够拿到更多的财政转移支付。
第二,财政“放水”的主要方向还是内需。
无论是扩大国内需求还是保障改善民生,这些说法最后的落脚点其实都是内需。
当然这一次会议对于内需说的更细节了一些:
比如加大消费品以旧换新
比如大力发展服务消费、文化旅游消费
比如提高城乡居民医保财政补助标准
这其中,我认为比较关键的一点还是以旧换新,因为以旧换新尤其是大宗商品的以旧换新,才能撬动最大规模的资金量。
明年以旧换新最大的工程,大概率就是现在已经开始执行的货币化棚改。
毕竟最新的文件显示棚改范围已经从35城扩大到了300城,规模扩大了接近10倍,一个城市就算只有几百万的旧改资金规模,300城加起来也有上百亿的资金量了。
从这个角度推测,明年,棚改城市将会吸纳很大一部分的财政资金。
当然,棚改的周期相对比较长,各个城市的棚改推进速度也不一样。
因此,300座城市中,并不是所有城市明年都能获得财政资金的大量流入,其中只有一小部分会得到财政资金的青睐。
而这些能吸纳财政资金的城市尤其值得大家留意,因为一旦你的房子所在的城市在这些城市的行列之中,这就意味着你的房子未来房价会有上涨的空间。
而现在楼市不涨的根源恰恰在于市场通缩没有资金流入,棚改开启之后这些资金一旦流入,房价就有了回暖的空间。
所以,如果你关注明年财政资金的流向,一定要留意哪些城市是真正能得到获得流入的棚改城市,因为这会关系到你的房子到底还有没有救。
1
最后,结合这一次财经会议,我说说我对明年市场行情的几个观点:
第一,明年的经济,会更加依赖内部刺激
财政ZC拉满,其实已经说明明年会更强调对内的经济刺激,依赖内向经济,而不是外向经济。
做出这个选择的背景是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尤其是美国这边换人之后,很多政C都会出现180度的大转弯,国内再依赖出口经济,风险会变大。
所以现在在文件里面提到对外经济的说法都是:
提高对外开放水平
这啥意思?
意思其实就是以前开放的欧美世界不靠谱了,得转向广大的第三世界扩大开放。
但是针对这些国家的开放,多数是投资,收益都是长周期的,只能“养”着,不能靠它们给自己输血。
因此,从明年开始,外部经济转向内部经济,是大趋势。
第二,形势随时可能会因为国际环境改变
当下的一些政策倾向,只是一个基调。
但是明年具体的政C选择,可能会随着国际环境的变化随时发生反转。
比如明年万一老美突然反水加快降息速度,我们对内的刺激可能就会加码,货币ZC也许就会放开手脚;
再比如,明年万一其他国家出现了金融层面的危机导致全球的股市崩溃,我们也可能会增加直接货币的释放,那这对股市就是一个大利好。
所以,在不确定性比较强的环境下,明年的可能性也很多。
第三,不同城市资产之间会出现分化
前面我已经说了,无论是地方的财政转移支付还是货币化棚改,都会出现城市之间获取资金能力上的差异。
毕竟每个城市的发展程度以及受财政青睐的程度是不同的。
相较之下,能得到更多财政支持的城市,明年的日子会好过很多。
而这些城市,在后续的城市竞争过程中,也能得到更多的资源,比如人口、比如产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