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 2025 年的中国经济发展指明了方向,将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视作最为重要的任务。
这一战略部署,不仅是应对当下经济挑战的权宜之计,更是中国经济达成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一、战略转型的时代背景
这几年全球经济格局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贸易保护主义日益显著,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愈发严峻,全球产业链正处于重组过程,这些因素皆给中国经济的外部环境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战。特别是在后疫情时代,全球经济复苏乏力,外需疲软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这个时候,中国经济也正处于关键的转型期。过去依赖出口和投资的粗放型增长模式已难以为继,经济增速换挡、结构调整阵痛、动能转换困难等问题日益凸显。在这一背景下,转向以内需为主的高质量发展模式,不仅是应对外部压力的策略,更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二、内循环战略的多维度解读
1. 从 "双循环" 到 "内循环为主"
2020 年,中国首次提出 "内外双循环" 的新发展格局。而此次将 “全方位扩大国内需求” 列为 2025 年经济工作的首要任务,这标志着内循环战略的进一步深化以及具体化。这不是说中国会自我封闭,而是在开放进程中去探寻新的平衡,凭借更强劲的国内市场来应付外部的不确定性。
2. 政策组合拳:多管齐下促内需
为了推动内循环战略的落地,中国政府正在采取一系列协调配套的政策措施:
- 调整出口退税。2023 年 11 月 15 日,财政部和税务总局联合发布了《关于调整部分产品出口退税率的公告》,大规模取消、下调了 268 种产品的出口退税,涉及光伏、电池等重点行业。这个举动,目的是把外贸结构给优化了,同时引导相关产业更多地为国内市场提供服务。
- 政府采购倾斜。财政部近期发布的《政府采购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管理办法》显示在政府采购过程中,应给予本国产品 20% 的价格评审优惠。这一政策,将大大增强国货的竞争力,有力地推动内需增长。
- 扩大开放。中国正在逐步扩大免签国家的范围,与此同时在医疗等诸多领域进一步放宽对外资的准入限制。这些措施,目的是把更多的国际资源吸纳到国内大循环里面去。
- 反内卷。国家提出 “全面整治内卷”,此措施意在提高劳动者的收入,接着凭借增加收入来促使消费需求得以激发。
3. “两新”+“两重” 投资新方向
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 “加力扩围实施‘两新’政策” 以及 “更大力度支持‘两重’项目”。“两新” 指新式基础设施与新能源;“两重” 指重要项目以及重大工程。
具体来说,“两新” 政策中的新型基础设施包括 5G 基站、大数据中心、人工智能等;新能源则包括光伏发电、风电氢能等。“两重” 项目涵盖了水利工程、城市更新以及交通枢纽这类重要的基础设施建设。这一政策走向,不但有益于 “扩大内需”,而且可以增强经济的长久竞争力。
三、内循环战略的潜在影响
1. 消费升级与产业转型
提振消费不仅是短期刺激经济的手段,更是推动产业升级的动力。培育新型消费,如数字消费、绿色消费等,将引导产业向高质量、高技术方向发展,形成良性循环。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展现出了非常蓬勃的发展态势,这便是消费升级推动产业转型的一个典型事例。
根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的数据,2023 年 1-11 月新能源汽车产销分别完成 870.9 万辆和 841.6 万辆,同比分别增长 34.5% 和 36.7%。
2. 区域协调发展
扩大内需战略将进一步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借助强化基础设施的构建和推动产业的转移,就能把中西部地区的经济潜能激发出来,接着打造出更庞大的国内市场。“新基建” 向前推进了,能为中西部地区带来新的发展机遇,有助于缩小区域发展的差距。
3. 创新驱动发展
内循环战略的实施将进一步激发创新动力。为满足日益多元且个性化的内需,企业必须持续提升产品与服务的质量,此举措将会推动技术创新以及商业模式的创新。政府对 “两新” 产业提供支持,能为创新型企业创造更多发展机会。
4. 全球经济格局的重塑
中国内需市场的扩大将对全球经济格局产生深远影响。这将为全球企业创造更多机会,与此同时,中国的全球价值链地位也将进一步增强。伴随中国消费市场持续走向成熟,愈来愈多的跨国公司会将中国视作关键的研发与创新中心,而非仅仅是生产基地。
四、挑战与应对
1. 收入分配改革
扩大内需的关键在于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这就要求进一步深化收入分配制度方面的改革,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环节中的比重,同时完善再分配的调节机制,以此来缩小收入之间的差距。2023 年,多地先后出台了诸如提高最低工资标准的政策。如深圳将最低工资标准提升至每月 2360 元,与去年同期相比增长了 3.5%,这有助于提升低收入群体的消费能力。
2. 社会保障体系完善
完善的社会保障体系是释放消费潜力的重要保障。需要进一步健全养老、医疗教育等社会保障体系,减轻居民后顾之忧,提高消费意愿。
3. 产业链供应链优化
在推动内循环之际,需要持续对产业链供应链进行优化,以提升产业链的稳定性与竞争力。这不仅关系到满足国内需求的能力,也关系到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的地位。以新能源汽车产业为例,中国正在从单纯的制造环节向上游延伸至电池材料研发,向下游延伸至充电桩网络建设,形成更加完整的产业链。
4. 绿色发展
在扩大内需的过程中,必须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这不仅是应对气候变化的需要,也是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的重要方向。
结束语
“加快推动国内循环的战略”,此表明中国经济的发展已然进入了一个全新的阶段。这不仅是应对当下经济挑战的策略,更是推动长久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让国内需求变大,中国能构建出更加强大且更有坚韧特质的经济体系,以此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打下牢固的根基。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23 年前三季度,中国 GDP 同比增长 5.2%,其中内需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到 85%,显示内循环战略已初见成效。
不过推进内循环战略不是一个能一下子就完成的过程,它得要政府、企业还有社会各界一起去使劲儿。在这当中,我们既需保持战略上的 “坚定了”,又得灵活应对各种挑战。相信随着各项政策措施逐步地落实了,逐渐地显现出效果了,中国经济必定会迎来新的增长动力,在世界经济舞台上绽放出更加璀璨的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