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娱栀
编辑|娱栀
本文内容均有可靠的信息来源,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相关信源在文章结尾和文中截图
前言
近年来中美贸易战逐步升温,从关税壁垒到科技竞争,再到供应链领域的较量,双方的角力已渗透至全球经济的方方面面。
近日美国国会又祭出一项引发广泛关注的《船舶法案》,表面上看这似乎只是针对海运行业的一项政策调整,但它的出台背后,却隐藏着更深远的战略意图。
这项法案的关键点在于,美国计划对中国船舶加征高达60%的港口费用,并对进口运输施加严格要求,意图通过经济手段压制中国在航运领域的全球领先地位。
那么面对航运领域的严苛挑战,中国是否有能力抗衡?
美国造船业的历史困境
美国国会近期通过了一项名为《船舶法案》的新法案,要求自生效起15年内,所有进口到美国的货物中至少10%要由美国旗船舶运输。
这项法案的出台不光对中国的出口造成了新的压力,还引发了外资对美国造船业的关注和投资,美国造船业曾是世界的领头羊,尤其在二战期间,辉煌一时。
去几十年的“产业空心化”让其逐渐失去竞争力,国际市场份额被中国和韩国占据,美国造船的高昂成本、技术断层和人才短缺,使其在全球市场中的地位滑落至边缘。
为应对这一困局,美国政府多年来试图通过保护主义政策振兴本土造船业。
而如今《船舶法案》的提出,似乎是在延续保护主义策略,试图以惩罚性手段重塑产业。
现如今中国依托强大的制造业体系,打造了从设计到建造、维修、保养的一体化船舶产业链,拥有全球领先的规模优势与成本优势。
相比之下美国造船业不仅缺乏技术储备,还面临严重的人才短缺问题,造船领域的技术工程师多集中在海军系统,民用造船设计能力极为有限。
就在美国苦心保护自己的产业的时候,外资也对美国造船业的兴趣也悄然升温。
韩华集团近日以1亿美元收购费城造船厂,标志着其在美国造船行业“重启投资”,法案中对“10%运输指标”的硬性规定,使得符合要求的美国旗船舶变得格外稀缺,市场潜力巨大。
根据2023年中国对美出口额估算,未来至少有50亿美元的货物需由美国船舶运输,任何能够“分享蛋糕”的外资,都将迎来可观的利润回报。
《船舶法案》的出台不仅仅是针对航运行业,还是美国对中国整体制造优势的全面试探。
通过对中国制造船舶施加高达60%的港口费用,美国试图削弱中国的全球竞争力。
这一举措无疑将增加中美间贸易成本,重塑供应链格局,从美国角度看,这也可能是一把“双刃剑”。
一方面法案可能为美国造船业提供喘息机会,为其带来新的订单和投资,但另一方面它也将进一步加剧中美贸易争端,损害美国企业的竞争力。
面对一连串可能引发的连锁效应,航运领域的新一轮博弈,或许只是一个开始。
数据显示中国现有的商船数量达到5500艘,其中包含大量技术先进的大型货轮和油轮,这一规模不光远远领先于全球其他国家,还是美国的几十倍。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美国目前仅拥有80艘商船,且绝大多数服务于有限的国内市场。
中国在航运领域的领导地位,得益于强大的制造能力以及不断优化的技术水平,而这些优势也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导。
而美国航运业的衰退是多方面原因造成的,劳动力成本居高不下,导致造船价格无法与中国、韩国竞争;技术人员的储备长期不足,整个产业链的上下游连接也较为薄弱。
从20世纪后半期开始,美国逐渐将大量制造业转移至亚洲国家,国内工业基础被削弱,而造船业作为高技术依赖型产业,首当其冲受到了影响。
虽然美国在军用船舶方面依旧保持较强的研发和制造能力,但民用船舶行业的发展几乎陷入停滞状态。
《船舶法案》的出台,表面上看是美国政府针对航运行业的保护性措施,但本质上却是一种迫不得已的防御策略。
通过对中国制造船舶施加高达60%的港口费用以及限制运输指标,美国试图人为提高中国产品的运输成本,从而为本土企业争取更多的竞争机会。
单靠惩罚性手段并不足以逆转中美之间在航运领域的巨大差距,美国目前缺乏足够的生产能力和合格的船舶资源来填补空缺,即便政策倾斜,也很难满足短期内对运输量的要求。
通过抢占市场份额和布局美国航运政策带来的潜在红利,韩华集团意图在未来的运输指标中占据先机,这种投资行为也说明了《船舶法案》为市场提供了新的利润空间。
但外资的注入并不能根本解决美国造船业的长期困境,更多情况下,这更像是一场资本逐利的博弈。
正因为如此美国试图通过政策手段扶持本土产业的同时,也将不得不依赖外部力量来填补自身能力的短板。
外资的兴趣只是暂时现象,美国真正的目标是通过一系列产业扶持政策重塑制造业的竞争力。
那么这个法案的推出,又将会给美国航运带来怎样的影响呢?
经济杠杆与外资的涌入
韩华集团以1亿美元收购费城造船厂的举动,成为最具代表性的案例,这一收购行为让我们看到了外资试图切入美国造船市场的意图,也表明了外界对美国造船业复苏潜力的谨慎看好。
由于法案规定的“10%运输指标”硬性要求,美国旗船舶在未来航运市场的稀缺性可能成为外资关注的核心。
以2023年中国对美出口额为基础测算,未来至少有50亿美元的货物运输需要符合美国旗船舶的标准,这一政策红利使得进入美国造船市场的外资具备了巨大的盈利潜力。
韩华集团的此次收购,便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进行布局,希望通过收购美国本土造船厂以最低成本满足运输指标要求。
外资的进入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美国造船业的困境,即便费城造船厂在韩华集团的资金支持下得以短暂复苏,美国国内整体产业链的不完整依旧是难以绕过的障碍。
造船业的恢复不光需要资本,更需要时间和技术的积累,而这些恰恰是美国目前最为匮乏的资源。
外资的注入虽然能够缓解短期的市场压力,但从长远来看,美国造船业仍将面临对外资依赖的风险,政策红利一旦消失,外资的撤离将使这一行业再度陷入停滞。
那么面对美国的无理法案,我们又该如何应对呢?
政策背后的战略博弈
对于美国来说,振兴本土制造业和造船业是其重夺经济话语权的重要步骤,但航运业的竞争不是一场孤立的博弈,而是制造业、供应链和全球化的系统性较量。
美国试图通过《船舶法案》提高中国产品运输成本,进而削弱其出口竞争力,但这种手段的效果却未必如预期理想。
他们目前自身造船能力的薄弱,使得法案的实施面临极大的挑战,即使借助外资和政策保护,美国也很难在短期内摆脱对中国制造的依赖。
反观中国其在航运领域的技术研发与市场份额的双重领先地位,使其在国际竞争中具备了极强的韧性和灵活性。
绿色环保技术的不断突破,以及对全球市场需求的快速响应,使中国船舶制造企业能够不断巩固自身优势。
在全球化背景下,我国的产业链优势为自身提供了强大的支持,也为其在国际供应链中的关键地位提供了保障。
结语
中美两国在全球贸易格局中的对峙,从关税到科技再到航运,正在从广度走向深度。
历史告诉我们保护主义政策并非长久之计,全球化背景下的产业竞争,更需要通过技术升级和市场开放来实现可持续发展。
参考资料:
中国船东协会所发布《欲遏制中国造船业、航运业,美国欲推出《美国船舶法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