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帮哥哥还清债务,16岁就辍学打工,如今她却成功入选《财富》2024年中国最具影响力的商界女性榜单。
她就是杨利娟,那么她是如何实现涅槃重生的呢?下面请跟随我的步伐一探究竟。
“我给你开160,你考虑一下来我这里上班吧”。
“不用了谢谢,我在这里干的挺好的”。
向杨利娟抛出橄榄枝的人叫张勇,由于他已经在餐馆对杨利娟观察了许久,所以对于这样的答复,他早有预料。
“那行吧,这是我的名片,上面有我的电话,没工作了可以找我”。张勇走了之后,杨利娟还嘴里不停地嘟囔着:这什么人啊,不能盼我点好。
人算不如天算,过了没多久,杨利娟果然失业了。没有学历的人肯定懂那种失业的痛苦,如果张勇是在这时候向她抛出的橄榄枝,我赌她百分之九十九会去。
杨利娟这人说来也要强,明知工作不好找,但还是想要去挑战一下,结果就是被碰的头破血流。和钱比起来,脸面又能算得了什么,思来想去后,她决定给张勇打一通电话。
在电话里她将自己的处境全部道了出来,张勇听完后,只说了短短一句话:我随时欢迎你的到来。
就这样,她成了张勇手下的一名员工—海底捞服务员。大家如果没去过海底捞,但想必也都在网上刷到过各大海底捞店的视频,这里的服务员可以说忙的不可开交。
而海底捞最大的亮点就是服务好,那么能好到什么地步呢?你们一定也有发现,在这里的服务员每个都是面带微笑,热情地迎接着每一位客人。
他们会主动向客人提供帮助,身处其中,你会不由地感受到宾至如归的感觉。当你坐在餐桌跟前后,她们又会给端来水果、小吃等。
用餐时,她们也会不停地为客人提供服务,比如续水、送毛巾等。在杨利娟刚入职那会,海底捞的服务就已经是这种模式了,要知道,这里的工作量要比她之前的工作大得多。
即便如此,杨利娟都没有抱怨过,为了尽快适应,她可以上班早到,下班迟走。而让她下定决心跟着老板一起干,还源于一件事。
当张勇得知杨利娟家中急需一笔钱时,他二话没说就将钱交到了杨利娟手上,员工有困难,老板出手相助是情分,但不是本分。
看到这里,想必大多数人都会觉得老板是先预支给了杨利娟工资吧,实则并不是,这笔钱是张勇自掏腰包的,杨利娟的工资照常一分不少。
在生活上关照她,在工作上也在用心栽培她。那一年,海底捞准备入驻西安,杨利娟就被任命为了店长。
她深知,这是老板对她的期望,为了不辜负老板的信任,从踏入西安这片土地后,她就埋头苦干。
作为西安开设的第一家分店,前期必然是困难重重,然而她就将这些困难化为了动力,知道的人不多,那我就亲自发传单。
如果传单的影响力还不够,那我就公然向路人介绍海底捞餐饮的服务。过了一段时间,她的努力终于有了回报,但因为压力太大,体重也呈现出了直线下降的趋势。
就在她以为可以放轻松时,店里却出事了。原来是一名醉酒的客人在店里闹事,因声势浩大,不仅把顾客们都吓跑了,还损坏了店里的一些物资。
当杨利娟闻讯这一切后,她顺手将手里的活抛下,以最快的速度赶到了现场,面对醉汉,她没有一丝惧怕,霸气制止醉汉的一言一行把在场所有人都看呆了。
有员工回忆,当年这场风波杨利娟的功劳不亚于警察。当这件事传到张勇耳朵后,他只有一个感受:他没有看错人。
不管从事什么行业,工作能力出众的,必将会遭到提拔,而杨利娟就在短短时间内从店长被提拔至了副总经理。
此时,她在外也有了名声,有的企业闻讯到她的能力后,便想挖走她,为此,还给她开出了更高的工资。
面对种种诱惑,杨利娟却没有心动,在她看来,在她最无能为力的时候,是张勇向她伸出了臂膀,她的教养告诉她,不能稍微有了一点成就,就忘记曾经拉她一把的人。
2012年,杨利娟的压力更大了,这是因为在这一年,海底捞全部门店的运营都由她掌管,也是在这一年,海底捞走出了国门,在新加坡设立了首家海外门店。
一年后,海底捞正式进驻美国,这一年,杨利娟已经是海底捞四大创始人之一,并且还是少数持股的高管之一。
2018年9月26日,海底捞在香港上市,当天各大媒体都争相报道相关消息,在这么重要的一个日子里,网友们都认为张勇的妻子舒萍会在场。
谁料陪在张勇身边的却是他的得力干将杨利娟,能出席这么重要的场合,或许只有她清楚,她付出了多少努力。
当然,在付出努力的同时,她也收获了很多,当初张勇给她开出的工资是月薪160元,而就在2019年,她手中持有的股份就达到了30亿。
2022年,海底捞新发布了管理层人事任命公告,其中最引人注目的便是杨利娟身份的转变,从原来的副总经理一跃成了总经理。
接任总经理职位后,杨丽娟本着身处什么职位,干什么事的原则,一心致力于将海底捞做到更好更强。
16岁,因为哥哥欠下债,为帮哥哥还债,不得不辍学打工,虽然她曾吃过没文化的苦,但如今的她却靠自己收获了想要的人生。
在我看来,她的人生简直就是一部励志大片,值得我们每一个人去学习。从她身上也能印证一个道理,是金子走到哪里都会发光。
而她能从打工妹走到今天,离不开她的坚持,总的来说,她用实际行动向世人证实了:只要你肯坚持,定会收获你想要的,大家看完这篇文章后,会不会有所启发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