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万亿化债行动开启,各地表现引关注
在当前经济形势下,地方政府债务问题备受瞩目。为有效化解地方政府隐性债务风险,今年全国开启了2万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发行行动,犹如一场“及时雨”,洒向各地,助力债务化解,稳定经济大盘。这笔巨额资金如何分配,各地又有怎样的表现?尤其是经济强省江苏、广东以及金融中心上海,它们的动向格外引人关注。
这2万亿元专项债,是国家为地方化债精心筹备的“弹药”。按照规划,这笔资金将分三年投放,每年2万亿元,用于置换各地隐性债务,让地方财政得以“轻装上阵”。隐性债务,如同隐藏在暗处的“风险雷区”,多是地方城投公司在法定债务限额之外,以各种方式举借,虽助力地方发展,却也带来不小隐患。如今专项债的注入,旨在拆除这些“雷区”,重塑地方财政健康生态。
江苏:化债“排头兵”,资金领跑全国
在这场化债行动中,江苏表现亮眼,堪称“排头兵”。企业预警通数据显示,江苏获得2511亿元化债资金,占此次2万亿元总额的12.6%,独占鳌头。为何江苏能拿下如此高比例资金?这与其经济结构和债务规模紧密相关。
江苏作为制造业强省,产业体系庞大,从传统机械、化工到新兴电子信息、新能源,众多领域齐头并进。多年来,为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完善基础设施,地方政府与城投公司投入海量资金。像苏州、南京等地,建设高新技术园区、打造智能交通网络,资金需求巨大,债务规模也随之攀升。据统计,江苏地方债务余额早已突破2.5万亿元,沉重的债务“包袱”,急需专项资金来化解。
这笔2511亿资金注入,犹如“强心针”。一方面,助力城投公司优化债务结构,把高息短期债务置换成低息长期债券,降低付息成本,缓解资金周转压力。如苏南某城投公司,原本背负多笔年利率超6%的短期贷款,置换后,利率降至3%左右的长期专项债,年利息支出锐减数千万元。另一方面,为产业升级赋能,部分资金投向新兴产业研发、高端人才引进,推动产业迈向高端化、智能化,增强经济“造血”功能,为后续偿债筑牢根基。
广东、上海:未发背后的“底气”与隐忧
与江苏形成对比的是,广东、上海在此次2万亿元专项债发行中并未现身。这并非它们被“遗忘”,实则是两地已基本实现隐性债务“清零”,提前迈过了这道“坎”。
广东,作为改革开放前沿阵地,市场经济高度发达。多年来,凭借外向型经济、活跃的民营资本以及强大的产业集群,如珠三角的电子信息、家电制造、服装纺织等产业,积累了雄厚家底。财政收入连年攀升,2023年一般公共预算收入超1.8万亿元,庞大的资金池为化解隐性债务提供了坚实后盾。当地政府巧用市场化手段,引导社会资本参与基础设施、公共服务项目,减少政府直接债务投入。像广州地铁建设,就吸纳多方资本,以项目收益反哺债务,实现良性循环。
上海,国际金融中心地位稳固,金融市场深度、广度领先全国。财政收入质量极高,税收收入占比大,财源稳定。其债务管理精细且前瞻,早在数年前就严控隐性债务新增,对城投公司举债严格规范。同时,利用金融创新工具,盘活国有资产,将优质资产打包上市融资,回笼资金偿债。如上海城投旗下部分水务、环境资产证券化,开辟偿债新路径。
但未雨绸缪,两地仍有隐忧。广东外向型经济易受全球贸易形势冲击,产业转型期,高端芯片、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投入大、回报周期长,若全球需求收缩、贸易摩擦加剧,财政收入或波动,债务管控压力将现。上海虽金融强,但房地产调控、人口结构变化等因素,影响土地出让金等政府性基金收入,而这是偿债重要来源。且金融监管趋严,部分创新融资渠道受限,未来化债灵活性面临考验。两地后续仍需在产业升级、财源拓展、风险预警上持续发力,守住债务风险底线。
其他地区化债众生相
除苏、粤、沪外,各地在化债之路上也各有表现。湖南、山东、河南、贵州等省份获得的再融资专项债额度均超1000亿元,它们依据自身债务结构与发展需求,精心规划资金用途。
从发行期限看,各地专项债期限错落有致,3年至30年期不等,犹如为债务偿还量身定制“时间表”,短则迅速减负,长则平滑偿债压力。利率方面,多在2% - 3%区间,相较城投公司此前动辄5%以上高息贷款,成本大幅削减,每年节省巨额利息支出,为财政“补血”。
以河南为例,其成功发行304亿元再融资专项债券,全场认购倍数达到30.86倍,市场“热捧”彰显对其偿债信心。高认购倍数背后,是河南近年来产业转型初显成效,农业现代化、装备制造升级,经济根基稳固,投资者看好偿债前景。各地凭借自身努力,在化债浪潮中稳步前行,为经济稳健发展筑牢根基。
化债深意:稳经济、促发展、防风险
这场2万亿元化债行动,绝非简单的资金调配,实则蕴含着稳经济、促发展、防风险的深层逻辑。
于地方政府而言,化解隐性债务是一场“资源解放”运动。隐性债务犹如枷锁,限制了财政资金在教育、医疗、科技研发等关键领域的投入。专项债置换后,每年节省的巨额利息支出,可转投民生短板,提升公共服务质量,为经济可持续发展“固本培元”。
对城投公司来说,是一次“减负重生”契机。卸下高息债务重担,信用评级有望提升,融资渠道随之拓宽,从“负重跛行”变为“轻装上阵”,重新聚焦主责主业,投身城市更新、产业孵化等领域,激活经济发展新动能。
从宏观经济视角,其稳定器作用显著。一方面,缓释财政压力,避免债务违约风险向金融体系蔓延,守护金融稳定;另一方面,为经济复苏注入信心,企业见政府债务风险可控,投资意愿增强,带动产业链上下游协同发展,为经济增长添柴加薪。
展望未来,各地需以此次化债为契机,构建长效债务管理机制。在举债前端,强化项目可行性评估、收益测算,严控债务增量;中端,优化债务结构,灵活运用金融工具;后端,强化偿债资金监管,确保专款专用。同时,深化财税体制改革,拓宽地方财源,如培育新兴产业税收、盘活闲置国有资产收益等,实现债务风险化解与经济高质量发展同频共振,在复杂经济浪潮中稳健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