欧洲出现“负电价”现象,尤其是在德国,电价居然跌到了零以下。什么是负电价,欧洲电力市场到底发生了什么,还有,1吉瓦到底是个什么概念?
什么是负电价?
负电价,简单来说就是:电力公司倒贴钱给你用电。听起来很划算对吧?但这其实反映了电力市场的一种特殊情况——发电量太多,需求却不足。
这就像你去市场买苹果,假如一个苹果卖3块钱,但如果商店进货太多,苹果卖不出去,水果商店面临着苹果坏掉的风险。这时候,商店可能会打个折甩卖,甚至可能倒贴钱让你赶紧把苹果拿走,免得浪费。那么,负电价就有点像这种情况。
在电力市场上,电力不像苹果,没法存起来。你今天晚上不用电,没法把今天多发的电“存”到明天。所以,如果发电厂发出的电没人用,那就只能白白浪费掉。有些时候,电力公司宁愿倒贴钱让你用电,也不想看到电白白浪费。这就是负电价的由来。
为什么会电力过剩?
近来德国电价跌到负数,就是因为风能发电量过剩。1月2日,德国的风能发电量达到了40吉瓦!
1吉瓦相当于100万千瓦,而1千瓦大概是家里一台空调的功率。所以,1吉瓦可以说是100万个空调同时工作的电量。再进一步,40吉瓦就是4000万个空调同时开机的电量!这也说明,当风力发电站满负荷运转时,电力供应量可以非常巨大。
风能、太阳能等能源有个特点,就是它们的发电量取决于天气。如果风力很强,风力发电厂就会发出大量电;如果太阳很充足,太阳能发电厂就会满负荷运转。但问题是,天气是不可控的,有时候风大得不得了,电力就供应过剩;有时候又连续好几天没风,电力供应就紧张。
负电价会越来越常见吗?
欧洲的负电价现象并不是头一回发生。
据欧洲电力交易所(Epex Spot)数据显示,作为欧洲最大的电力市场,德国2024年负电价时长达468小时,同比增加60%。法国2024年负电价时长翻倍至356小时,西班牙2024年则首次出现负电价现象,全年累计247小时。
根据欧洲电力协会的数据,在整个欧盟范围内,电力竞价区域有17%的时间都出现了负电价。也就是说,几乎每六个小时里就有一个小时电力过剩。
这样看来,欧洲的储能行业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