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天津银行发布公告,宣布与广州晶东贸易有限公司、网银在线(北京)商务服务有限公司等共同参与捷信消金的股权重组。京东集团将通过旗下子公司成为其最大股东,斩获含金量颇高的消费金融公司牌照。
在消费金融市场,京东一直是重要玩家。早在2014年,京东就率先推出了互联网消费金融产品——白条,比微粒贷和花呗、借呗都要更早。
公开信息显示,目前京东金融(京东科技)在贷规模在3000亿元以上,仅次于蚂蚁和微众银行,与抖音金融旗鼓相当。
拿下消金牌照,加码信贷业务
在此次收购捷信消金之前,京东已经拿下了基金销售、保险经纪、商业保理、小额贷款、保险代理、融资担保等牌照。
但对于重要的信贷业务而言,京东缺乏核心牌照,相较于蚂蚁、腾讯、小米、美团等都已手握民营银行乃至消费金融公司牌照,京东此前的放贷业务仍主要依靠一家小贷公司——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简称“京东小贷”)。
资料显示,京东小贷在2023年启动了新一轮增资计划,注册资本金从55亿元增至80亿元。随着监管的收紧,小贷牌照的局限性愈发凸显,难以支撑起京东宏大的金融版图。且根据京东小贷的2024年中报业绩显示,其利润总额和净利润分别为-7509.95万元和 -8517.22万元,出现了亏损。
拿下消费金融牌照对于京东来说是其战略布局中的关键一步,为其金融业务拓展提供更多的可能性。
因为相较于小贷牌照,消金牌照的业务范围更广,能满足更多群体的多样化需求,不仅包括个人消费贷款,还涵盖信贷资产转让、代理保险和咨询业务等;服务对象也更广泛,除了个人、个体工商户、企业,甚至还可以为同行业金融机构提供贷款服务。
更重要的是资金来源方面,除了股东资金,拥有消金牌照之后还可以通过同业拆借、经批准发行金融债券等渠道获得资金。
此外,消金的杠杆率更高,意味着放贷空间更大,也能带来更大的业务灵活性和业务规模扩张。
催收投诉高企,贷后管理风险显露
作为电商头部企业,京东的信贷业务风生水起,贷后问题也随之而来。
在黑猫投诉平台,贷后圈以“京东金融 催收”为关键词进行检索,搜索结果为24668条。相较于平均投诉量在3000以下的全国性银行和消金公司,这一数字无疑是具有冲击力的。
这或许体现了京东在贷后管理方面相对粗放,对相关的金融消费投诉重视度不够。
今年9月,京东方面曾对外公布,京东白条已构建起覆盖线上线下、多元场景的金融服务生态,成功链接超过200万商家与2.5亿消费者。
京东旗下另一款无场景的现金贷产品——金条,也有着可观的规模。早在2020年 其贷款余额就超过了1000亿元。
在助贷模式下,京东与众多金融机构进行放贷合作,并且涉及到数量庞大的第三方催收机构,一旦在催收环节出现问题,消费者第一反应都是投诉京东平台。
在众多催收投诉中,曝通讯录、电话短信轰炸、威胁恐吓等暴力行为依然是是主要的投诉原因。
涉及49家放贷机构,近800家催收公司
在京东金融APP内,可以看见京东的信贷产品主要包括:白条服务、金条借款、借钱、信用卡、农户借钱、企业主贷、小微借款、车抵贷等。
以个人信贷业务为例,贷后圈进入“借钱”和“金条借款”入口,在申请界面底部找到了《京东个贷信贷平台服务协议》,在该协议末尾列明了25家合作方,包括:
江苏银行、宁波银行、中信银行、广发银行、浙江宁银消费金融、中邮消费金融、内蒙古蒙商消费金融、马上消费金融、度小满科技(北京)有限公司、福州三六零网络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杭银消费金融、海尔消费金融、上海耳序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上海万达小额贷款有限公司、深圳萨摩耶数字科技有限公司、江苏苏宁银行(现更名为苏商银行)、平安银行、中邮消费金融、盛银消费金融 、中银消费金融、北银消费金融、中信百信银行、南京银行、浦发银行、上海数禾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在京东白条界面,贷后圈在《信用付款服务协议》中找到了“全部贷款人机构”,共计24家,包括:
重庆京东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重庆两江新区盛际小额贷款有限公司、中邮消费金融、甘肃银行、西安银行、徽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合肥分行、江苏银行、厦门国际信托有限公司、中航信托股份有限公司、重庆富民银行、承德银行、华夏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中信信托有限责任公司、国民信托有限公司、河北幸福消费金融、北京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深圳分行、河北银行、济宁银行、中信百信银行股份有限公司、中国光大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分行、苏银凯基消费金融、浙商银行、中国对外经济贸易信托有限公司、华鑫国际信托有限公司
贷后圈在去重、排除银行分支机构后,对这些放贷方合作的催收机构进行了汇总,形成了「京东消费信贷合作方及催收机构」。
共有23家公开了委外催收机构,背后共涉及近800家催收机构。
经统计,共有16家催收公司被京东的合作放贷机构多次(6次以上)选中。
其中万乘联合被17家房贷机构选择,位居榜首。张家港中保金紧随其后,共有12家机构选择;青岛联信、中经信汇、壹茗信风也有8家以上机构选择。
在这些高频被选择的催收机构中,大多数还是传统老牌催收机构,但也出现了一些不常见的面孔:如广西恒运信息咨询有限公司;此外,江苏嵩鹄信联企业服务有限公司、山东蓝光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西安永辉资产管理有限公司、郑州东多泰企业管理咨询有限公司等这些“新面孔”的出现频次也达到了5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