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几天,中美芯片战大幅度升级,但两国的芯片股票都涨了,为什么?难道都认为自己赢了?
表面上看来,美国来势汹汹但问题很大,我们看起来有些被动,其实反击措施更致命,这里面没有谁比谁更高明,完全就是最基本的市场规则在起作用,根源在于美国人是反市场的。
中美芯片股票都涨了,美方认为他们控制住了中国的技术发展和产能规模,中方则认为美国不但让出了全球先进芯片的大片市场,而且将失去中国市场。
所以,美国人是技术思维,中国人是市场思维,都认为自己掌握了优势。
到底怎么回呢?我们先来简单总结一下,这轮芯片大战,中美双方都做了什么?
最近一段时间,中美围绕芯片领域,共有两轮出手。
第一轮是在去年12月份。
去年12月初,美国商务部发布了出口管制的强化版新规,一方面把限制范围扩大了,涉及先进计算、超级计算机以及半导体制造设备,二是把实体清单也扩大到了140家。
我们的反制措施是加强原材料管控,包括两项物项的出口管制,同时原则上不予许可镓、锗、锑、超硬材料相关两用物项对美国出口。
美方的意图,主要在于限制我们的芯片生产能力,针对的是我们的产能优势;而我们的反制则针对先进芯片原材料,先进芯片恰恰是美方的优势。
第二轮集中在本周。
本周,也是拜登政府任期的最后一周,美国方面接二连三出手,荷兰也配合出了新规。
总体来看,他们主要干了两件事情,一是控制市场渠道,不允许中国获得AI等先进芯片;二是限制生产能力,不允许中国生产16纳米以下的芯片。
就在很多人都以为,我们已经没有了对等的反制措施的时候,中方的出手非常出人意料。
1月16日,商务部发言人证实,将对来自美国的成熟制程芯片展开反倾销反补贴调查。
中方认为,拜登政府对芯片行业进行大规模补贴,使美国企业获得了非正常的竞争优势,给中国芯片企业造成了实质性的利益损害。
有人提出疑问,美方的优势在于先进芯片和制造设备,所以他们把这两个优势控制住了。
我们的优势在于原材料,所以我们把原材料控制住了,现在对成熟制程芯片出手能有什么用呢?
很多人都忘记了,成熟制程芯片才是我们最大的优势,一方面我们拥有规模庞大的成熟制程芯片产能,另一方面我们拥有规模最大的芯片市场。
2024年,我们的芯片产能和出口规模应该都超越韩国,跃居世界第一了。
那么,对成熟制程芯片出手有用吗?实际上这一招才是致命的。
如果中方的反倾销反补贴调查最终确认了,结果就是加关税,由于美方依据《芯片与科学法案》的补贴很高,所以反倾销反补贴二合一的关税可能会加得非常高。
这样一来,在全球最大的芯片市场,美国芯片完全失去了成熟制程领域的竞争能力,这种打击是致命的。
究竟有多致命呢?我们来看一些事实和数据。
数据显示,2022年,美国半导体公司在中国市场的收入高达750亿美元,占其总收入的36%。
2023年,英特尔中国市场收入占比为27%,AMD接近30%,高通46%左右,英伟达19%。
另外,台积电中国市场收入占比约为17%,这只是直接收入,考虑到它的终端客户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普遍都很高,实际上台积电对中国市场的依赖程度,至少不低于30%。
荷兰ASML最近几个季度中国市场收入占比已经高达49%,依赖程度更高。
除了市场因素,还有更重要的问题,就是成熟制程芯片业务比重,比很多人想象得都要高得多。
即使全球最牛的代工厂台积电,2023年28纳米以上的芯片业务占比也高达36%,7纳米占20%,16纳米占13%,所以7纳米以上的业务占比高达69%。
目前陷入困境的英特尔,2023年才推出了基于10纳米工艺的13代酷睿处理器。
根据业内数据,成熟制程芯片占全球芯片总量的比例超过70%,而先进芯片仅占不到30%。目前全世界的汽车、家电等产品,都在大量使用28纳米以上的芯片,需求非常量大。
在全球成熟制程芯片代工市场,台积电以20%的份额位居第一,三星以9.3%排第二,他们对成熟制程芯片业务的依赖程度都很高。
可以说,美系芯片企业靠先进芯片占据技术制高点,却普遍靠成熟制程芯片创造的现金流活着。
相比而言,最近美国商务部的调查数据显示,中国成熟制程芯片仅占美国市场份额的1.3%。
如果我们对美系芯片企业成熟制程芯片加关税,他们很可能就活不下去了,英特尔台积电三星都有可能破产。
所以,在当今全球经济模式下,这种芯片战争对双方都没有好处,好好合作才是上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