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段时间,经过中美大对账之后,大部分都已经明白了中美之间的经济差距,并不是中国落后于美国,甚至可以说,购买力平价计算,中美两国的GDP差异早已经在2014年就已经发生了逆转,尽管现如今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还维持在7的上下浮动,但是人民币贬值的基础没有反而升值的压力很大。
其实从这个角度来讲,也客观说明了为什么在2016年之后,美国对中国步步紧逼,甚至在2018年之后要对中国发起贸易战和金融战;
这些年随着美股的不断上涨,现如今中美之间的经济又有什么样的新变化?未来人民币汇率和人民币资产尤其是A股未来会迎来新的牛市吗?
美联储再度深夜救市
1月15日晚上美国公布了12月份的CPI数据,市场也根据最新的数据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数据显示,12月份美国CPI整体继续上扬,但是核心CPI有所下降,给出了市场想象空间。
华尔街的投资者愿意相信在接下来的美联储议息会议上降息的概率正在增加。
数据公布之后美股开启了反弹,道琼斯指数上涨1.65%,标普500指数上涨1.83%,纳斯达克指数上涨2.44%。
这是美股连续经历了几天的下挫之后的第一次大涨,尽管没有安排新的美联储官员接受媒体采访,但从公布的数据上依旧能够看出一些蛛丝马迹。
坏消息是,美国国债市场的表现并不乐观,尤其是30年期美国国债的价格继续下跌,到期收益率触及到5%,这说明美国华尔街的银行家们依旧不看好未来特朗普的执政政策选择继续卖出美国国债。
其实,无论是华尔街还是美联储又或者即将上任的特朗普都明白,现如今美国的金融市场是在走钢丝,稍有不慎就会丢掉维持了几十年的金融霸权。
美国股市下跌将会造成灾难性的后果,挺过了这一次,下一次又该怎么度过?
美联储到底该不该选择降息叠加量化宽松拯救美国的金融市场,如果出手拯救美元在全球货币市场又该如何定位?
如果因为美元指数的下跌导致全球的热钱流出美国资本市场导致美债和美股引发更大的金融海啸又该怎么办?
并且对于美股来说短暂的止跌并不代表救市成功,他们需要考虑的是如果AI无法给美国的上市公司带来巨额收益,2025年之后,如何降低美股的估值提高美股市场的回报率?
现在美国国债的到期收益是5%都在被华尔街和全球资本抛售,美股长期的回报率现如今不足3%,如何撑得起高估值?
5%的美债意味着什么?
现如今美国国债的价格已经低于2008年之前的价格了。
很长时间以来,美国国债的价格被视作全球资产价格的锚,连美股也不例外。这句话我们可以理解为,在全球所有的金融资产定价时,都需要参考美债的价格,因为美债作为以美国政府信用为基础发行的债券,是刚性兑付,从买入到持有到期每年都会收到美国政府支付的利息,等到期限到了之后,美国政府会连本带利归还给投资者
在其他金融产品定价的时候都要看看美债的利率是多少,因为大家公认美国政府的信用是全世界最好的,所以其他金融产品无论是其他国家的债权或者说是股票,长期持有的收益肯定是要高于美债,否则的话投资者更愿意购买无风险,低收益的美国国债。
但是这几年情况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全球的投资者,无论是其他国家的央行还是华尔街巨头,对美国政府的信誉发生了动摇,认为美国国债未来可能会出现违约,或者变相违约。
所以美债的价格一直在下跌,换句话说就是美债的风险在增加。
尤其是2025年特朗普上台之后,又要减税,又要加征关税,所有人都在猜测,这样会让美国的财政更加的恶化。
尤其是拜登政府在任期之内发行了很多的短期债券,利率又很高,如果2025年之后美国的财政出现了入不敷出的情况美国国债极有可能出现延期兑付,或者说变相违约的可能。
毕竟在几十年之前,美国宣布布雷顿森林体系瓦解,美元和黄金脱钩就是变相违约了。
2024年美元石油协议又没有续签,所以美债是有违约基础的。
在这种情况之下抛售美国国债成了唯一的选择,所以美债的价格才会下跌,收益率才会上涨。
这种情况之下,其他的金融资产该如何定价?尤其是美股的长期预期收益率大幅低于美国债券又该如何定价?
这种情况对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的影响是很大的,不是负面影响,而是正面影响,这两年中国国债的价格一直是炙手可热的金融产品。
无论是中国政府在国内发行的人民币国债还是在海外发行的美元国债,凡是由中国政府进行背书的债权价格都在稳步上涨,在沙特发行的美元国债到期收益率不足3%。
种种情况都是在反应,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在国际上的信誉都是可靠的,对于投资者来说唯一的缺点就是量太少了。
想购买人民币资产的渠道太少了,供应不足,渠道太少也给了美元还能挣扎的机会。
对中国来说,不是不想借钱,关键在于要平稳发展,一年要在金融市场借多少钱,怎么借,借回来了投向哪里,如何保证兑付这都是问题。
所以说现如今的情况是,美元的霸权已经在瓦解了,但是人民币和人民币资产的全球化进展还比较缓慢的过程中,全球的热钱只能淤积在美国,拿着高风险高收益美元和美元资产。
这几年中国金融市场的深化改革已经在进行中了,人民币的升值和人民币资产价格的重估马上也就要开启了。
信息来源:美国通胀“泼冷水”:拐点的“预演”?---华尔街见闻
无视“死亡螺旋”风险,海外基金狂买美债7.3万亿美元,逼近历史最高水平---华尔街见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