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的春节已经开始进入倒计时。
按理说,春节应是每个中国家庭每年最热闹、最重视的节日。街头巷尾,春联贴得满墙飞,烟花爆竹声此起彼伏,亲友相聚、团圆饭桌上欢声笑语。
但今年的春节,却似乎与我们印象中不大相同。眼瞅着这一年将过,春节的气氛却显得异常冷清,商场里、集市上的人流稀少,街头的欢声笑语更是少得可怜。
经济低迷、消费降级、社会结构变化……这些问题似乎正在悄然影响着春节的氛围。今年的春节,很有可能会成为近些年中最“冷清”的一个。这是为何?
一、春节的传统
一切的变化似乎都从经济开始。2025年,全球经济依旧未能完全走出低谷,国内外经济形势严峻。
根据2025年初的数据,中国的社会零售总额比去年平均下降了约14%。人们的消费水平开始明显下滑。年货消费、春节旅行的支出大幅减少,商场和餐饮行业的生意明显冷淡。
有些人因为没有积蓄,选择放弃返乡,直接在工作地过年。北京、上海、广州等大城市的打工人,尤其是年轻一代,他们的月收入与物价的涨幅之间形成了明显的“差距”。
这使得一部分人对于春节的投入产生了困惑和压力。过年本是欢庆,但“过年钱”却成了沉重的负担。
此外,伴随经济压力的,还有消费降级的趋势。传统上,春节的年夜饭、烟花爆竹、红包、年货等构成了节日的消费“顶点”。
然而,今年的年夜饭已经不再是必须的家庭聚会——许多家庭选择到餐馆去吃,虽然省事,但却丧失了传统的温暖与亲密。
甚至有部分地区禁燃烟花爆竹,也让以往热闹的春节变得安静。
春节,曾是团圆的象征,但如今很多年轻人表示,春节的繁琐和高消费让他们感到“累”。开始有一部分人选择在线上拜年,用快捷的表情包、红包代替传统的面对面祝福。
拜年的方式似乎变的方便了,但隔着手机的祝福,相比于走街串巷的彼此问候寒暄,却似乎显得有些“机械冷漠”。
二、外出务工者不再执着与“返乡过年”
除了经济影响,春节“冷清”的背后,体现了就业形势与家庭结构的变化。近年来,各行各业都显现出了不成程度的“萎缩”现状,部分人群因此失业,导致原本的“外出务工”人群有所减少。
2025年,许多在外地工作的年轻人不再急于返乡过年。甚至有些人开始不再与常年未曾见面联系的亲戚走动。
开始出现越来越多的“留守”春节。
曾经的春节,是外出务工者最大的盼头,是他们与家人团聚的重要时刻。然而如今,“打工人”的流动性已经出现变化。
一些外地务工人员,尤其是应届毕业生、失业人员等经济压力较大的群体,发现过年回家的费用和物质负担对自己而言十分沉重。
回家要买车票机票、要给家里买年货、要给小辈发红包,还要给长辈送礼...
对于家庭身份中“不上不下”的年轻人而言,过年的成本的确是一笔不小的压力,因此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在原地度过这个假期。
根据2024年底的统计数据,全国因经济不景气而选择“就地过年”的人数相比去年增加了至少25%。
如今,有越来越多外出务工的年轻人选择把父母接到自己身边,老家的房屋也因此变成了空房,返乡的意义也随之消减。老家的亲戚关系也逐渐变得松散,春节不再是“必须”的归属感。
此外,随着独生子女家庭比例的增加,春节的团聚方式也发生了变化。过去,一大家子人围坐一桌,长辈讲故事,孩子们放烟花,是过年最常见的场景。
然而现在,许多年轻人由于工作和个人原因,春节团聚变得“可有可无”,“回家过年”仿佛也不再是定律。
三、春节新年味—“云”拜年
现代通讯的发展对春节的影响越来越大。在以前的春节期间,各地都有’拜年“的习俗。父母带着孩子,走街串巷的通过亲自拜访和祝福来传递温暖、加深年味。
而现在的年轻人却似乎更倾向于”云“拜年,通过线上拜年相互寒暄,已成为春节期间祝福和交流的主要方式。
更有人表示:以往发红包是个大问题,包多了心疼,包少了没面子,但现在大家都在手机上发红包,即便是个位数的红包都能让人高兴。其中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微信上的拜年红包。
最大金额也不过几十块,却能让收到的人开心一整天。
不过,网络虽然极大地方便了过年问候的方式,但也在无形中削弱了春节的传统温度。我们仿佛已很久未再像过去那样,耐心等候亲朋好友的回访。
而是通过信息、红包、短视频等工具发出祝福。
根据2024年的调查数据,超过65%的年轻人表示,他们通过社交平台给亲友发了春节祝福,却只有不到10%的人选择了面对面的祝福。春节的“拜年文化”开始向线上转型,传统的温情式互动正逐步丧失。
结语
2025年的春节,或许会成为我们印象中最冷清的春节。
不过,春节本身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其代表的意义和情怀是无法抹去的。
面对当今社会的变化,最好的办法便是从中找到新的“过年”方式,让春节以另一种方式延续,焕发出新的生命力。
信息来源:
《各国跨年风俗大赏:揪耳朵、拥抱痛哭、见面泼墨水》——半岛晨报
《2023年“元旦”知识小科普》——澎湃新闻
《中国历史上的“元旦”是怎么来的?你知道吗 人民资讯》——人民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