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1日,孟晚舟在加拿大机场被扣押的消息如一颗重磅炸弹,在全球激起千层浪。
大部分人的目光,都聚焦于美国与加拿大在该事件中的霸权行为与司法操弄。
然而,这件事的背后,其实是汇丰银行在推波助澜。
汇丰银行在中国扎根多年,为了讨好美国,竟不惜捏造“证据”,构陷华为,致使孟晚舟陷入了长达三年的软禁。
汇丰银行为何这样做?如今,它的下场如何了?
从伙伴到叛徒
汇丰银行与华为曾有着一段美好的合作“蜜月期”。
华为作为全球通信领域的领军企业,在全球业务扩张过程中,对金融服务有着广泛而深入的需求。
而汇丰银行则凭借其国际化的金融网络和专业的金融服务能力,成为了华为的重要合作伙伴。
华为在亚欧非等多个地区都有研发与销售活动,这其中的资金往来,离不开汇丰银行的支持。
汇丰为华为提供了跨境资金调配的便捷通道和一系列的外汇风险管理方案,保障了华为在国际市场竞争中的财务稳定性。
华为也为汇丰提供了重要的业务合作机会和收益来源。
在这一时期,双方还经常共同参与国际金融论坛,联合发布行业研究报告。
他们在企业形象塑造和市场拓展方面相互助力,成为了国际商业合作领域的典范。
然而,这一切美好的表象都在汇丰银行自身陷入严重违法困境后被彻底打破。
2012年,美国司法部揭露,由于汇丰银行的失误,导致墨西哥毒贩通过其系统至少洗白8亿美元资金。
因此,美方决定对汇丰银行采取监管、巨额罚款等制裁。
为避免被刑事起诉带来的更严重后果,汇丰银行向美国司法部妥协,签订了延期起诉协议。
汇丰银行向美国司法部保证,会进行全面整改,以规范金融市场秩序。
但由于汇丰银行所涉及的违法违规行为极为严重且复杂,一直到2017年整改也没有彻底完成,仍被美国密切关注。
也在2017年,中美贸易摩擦不断升级,美国政府正苦于找不到借口打压中国和华为。
为了摆脱美国司法部的严厉制裁,汇丰银行选择了一条令人不齿的自保之路——出卖华为孟晚舟。
2013年,由于美国对伊朗的经济制裁,汇丰银行高管曾多次主动约见孟晚舟。
在香港的一家牛排馆里,孟晚舟应汇丰要求,详细介绍了华为在伊朗的客户、产品、合规要求、合规制度等情况,并应其要求提供了相关介绍的英文版PPT。
这份PPT本是华为基于双方合作信任而提供的正常业务说明资料,旨在确保双方合作的持续稳定。
可汇丰银行却心怀鬼胎,将这份PPT视为其摆脱困境的“救命稻草”。
他们蓄意对PPT中的内容进行恶意篡改和歪曲解读,精心挑选并拼凑出一些片段和语句,将其包装成所谓的“证据”,然后主动提交给了美国政府。
收到汇丰银行提供的这份虚假“证据”后,美国如获至宝。
他们立即以莫须有的罪名,联合加拿大在2018年12月1日于温哥华机场,非法拘捕了孟晚舟。
汇丰在华的百年“寄生”
孟晚舟被捕的消息一出,立马引起了人们的广泛关注,而汇丰银行也随即进入大众视野。
对此,中国市场反应激烈。
汇丰银行的行为不仅是对合作伙伴华为的背叛,也是对中国市场的不尊重。
因此,其在中国及全球范围内陷入了业务萎缩的困境。
在中国内地市场,其信用卡业务遭受重创,停止发卡并逐步退出市场。
汇丰银行的部分分支机构无奈关闭或进行业务整合,导致大量客户流失。
据统计,自孟晚舟事件发生后的两年内,汇丰银行在内地的信用卡发卡量减少了约60%,客户流失率达到了40%左右。
业务的萎缩直接导致了汇丰银行财务状况的恶化。
利润大幅下滑,股价如坐过山车般波动剧烈且长期处于低位,市值大幅缩水,资产质量也面临严峻挑战。
为了应对财务危机,汇丰银行不得不采取一系列削减成本的措施,如裁员、缩减业务规模等。
2020年,汇丰银行裁减了约3000名员工。但是,这些措施在短期内难以扭转其颓势。
在日益复杂多变的全球金融市场竞争中,汇丰银行随时可能面临更大的风险和危机。
但在中国,汇丰银行依然可以在有限的空间内艰难求生。
中国之所以仍留有余地,是因为汇丰银行在中国市场有着较长的历史。
汇丰银行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864年,彼时它在香港正式成立。
次年,汇丰银行便迫不及待地将其触角伸向上海,开启了它在中国的漫长“寄生”之旅。
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沿海贸易蓬勃发展的时期。
汇丰敏锐地捕捉到这一商机,以贸易融资业务为切入点,迅速在广州、天津等重要通商口岸布局分支机构。
其布局如同一张大网,逐步将中国的经济脉络纳入自己的掌控范围。
进入20世纪后,汇丰银行的胃口不断膨胀。
它的业务领域从单纯的贸易金融逐渐延伸到商业贷款、外汇交易等核心金融业务,深度介入中国的经济体系。
新中国成立后,世界局势风云变幻,汇丰银行也不得不调整策略以适应时代的变革。
它抓住改革开放的机遇,摇身一变成为首批进入中国内地市场的外资银行之一。
凭借着多年积累的金融经验和国际资源,汇丰与众多国有企业、跨国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
这其中不乏一些新兴的企业力量,而华为在多年后也成为了其合作版图中的重要一员。
随着时间的推移,它在中国市场拥有了深厚的根基与广泛的影响力。
这使得汇丰银行在华拥有大量的客户资源、以及广泛的业务网络。
在此期间,汇丰银行也对我国的就业和税收做出了一定的贡献。
因此,如果贸然将其彻底清除,可能会对部分相关方造成短期的冲击与不便。
虽然汇丰银行是否要被驱逐仍需要谨慎权衡利弊,但这并不意味着汇丰银行可以逍遥法外。
中国监管机构对其进行着严格的监管与约束,汇丰银行必须在合规的框架内运营。
它要为其过去的错误行为持续付出代价,例如面临更严格的业务审查、更高的合规成本等。
这也是中国在维护自身利益和金融秩序的同时,给予汇丰银行有限生存空间的一种策略体现。
华为的反击
经过中国政府和华为的不懈努力,孟晚舟事件最终迎来了正义的曙光。
2021年9月24日,孟晚舟与美国司法部达成暂缓起诉协议,并将在2022年12月1日,撤销对她的指控。
当地时间9月24日,孟晚舟女士乘坐中国政府包机离开加拿大。
一天后,孟晚舟所乘包机顺利抵达深圳宝安机场,她终于回到了祖国的怀抱。
但汇丰银行的行径已经破坏了与华为的信任纽带,对此孟晚舟回国之后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对其进行问责。
2021年,孟晚舟向香港高等法院申请要求汇丰银行公开与引渡案相关的内部材料。
与此同时,她和其律师团队还向伦敦高院申请获取汇丰银行的账簿等关键文件。
她积极配合相关国际机构对汇丰银行在该事件中,涉嫌的违法违规行为的调查工作。
并将所掌握的,更多关于汇丰银行在与华为合作期间,以及处理相关业务过程中的资料和证据,有条不紊地整理并提交给有管辖权的机构。
目的在于从多方面证实汇丰银行的恶意构陷行为,让真相更加清晰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华为还举办了多场国际线上研讨会,主题聚焦“汇丰银行的商业道德缺失与华为的无端遭遇”。
在研讨会上,华为详细讲述与汇丰合作历程,以及汇丰如何在美国压力下背叛合作,将正常商业交流歪曲为“欺诈证据”。
他们展示了孟晚舟提供给汇丰的PPT原始版本与汇丰提交给美国版本的对比,其中关键数据删除、语句断章取义等恶意篡改痕迹清晰可见。
这些举措引发国际社会对汇丰银行的广泛谴责,许多国际企业开始重新审视与汇丰的合作关系,汇丰国际声誉严重受损。
在合作层面,华为内部全面梳理和重新评估与汇丰银行的合作项目。
除因法律合同等无法立即终止的,大部分正在进行及计划中的合作项目都暂停或终止。
并且华为明确表示,鉴于汇丰在孟晚舟事件中的恶劣表现,未来长时间内不会再考虑与其开展新业务合作。
结语
汇丰银行因自身的错误行径,陷入了如今的困境,未来它将何去何从,在国际金融舞台上又将面临怎样的命运,仍有待时间的检验,但它无疑已成为商业失信的典型案例,警示着全球企业在商业活动中务必坚守道德与法律底线。
【参考文献】
新京报-2021-09-25——《在加拿大被拘押1028天后,孟晚舟回国!一图回顾案件重要时刻》
中国青年网-2020-07-24——《汇丰为美提供唯一关键证据PPT曝光,孟晚舟律师强力回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