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城里,街头巷尾的零食店像春天的竹笋一样冒了出来,显示着一种新兴的消费潮流,琳琅满目的商品、醒目的促销海报、店主们晒出的“月入20万”截图,共同编织出一个充满诱惑力的“财富神话”。
无数怀揣创业梦想的人,被这股“东风”裹挟,一头扎进看似繁华的零食市场,然而热闹的开业场景背后,却隐藏着高额的投资、激烈的竞争以及难以预料的风险。
短短几年时间许多零食店黯然退场,“暴富神话”破灭,留下的是一地鸡毛和创业者的血泪教训,这究竟是一场创业者的集体迷失,还是一场预谋已久的收割?
“县城开零食店月入20万”,这句极具煽动性的口号,曾让多少人怦然心动,甚至不惜倾尽所有,砸下几十万甚至上百万的资金,加入这场看似稳赚不赔的生意。
有些投资者投了将近一百万,结果店铺开业不到三个月就倒闭了,大家损失惨重。
这与宣传中“月入20万”的景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也引发了人们的深思:那些遍布全国的零食品牌,真的如宣传中那般赚钱吗?这事儿难道不是一场精心策划的“割韭菜”大餐?
品牌加盟的起步费用可不低,往往要十几万,有时候甚至要上百万,这可是进入市场的门槛之一。
选店面可不容易,有些品牌规定商圈人流量得达到每天五万,店面得有150平米大,这直接让租金变得很高。
买货成本加上开头的一次性投入,大概在十几到二十万,这样一来整体投资很快就能达到一百万以上,这意味着即使生意火爆,也难以快速回本。
随着大量创业者涌入,县城零食店市场迅速从蓝海转向红海,这条小街上短短的距离内就能看到好几家卖零食的店,商品种类差不多竞争挺激烈的。
这种恶性竞争不仅让商家利润空间不断压缩,也扰乱了市场秩序,最终损害了整个行业的利益,同质化竞争导致的价格战,其实反映了大家都在一个圈子里打转的尴尬。
大部分零食店的货品结构大同小异,货架上摆放的无非是薯片、饼干、糖果、饮料等常见商品,在大多数店铺,消费者能买到的商品,别的地方也能买到类似的东西。
这种高度的同质化,使得消费者对价格更加敏感,也加剧了价格战的恶性循环,有些商家为了省点钱,会买一些来路不明的便宜货,有的甚至把差货冒充好货,还篡改保质期。
这些行为不仅损害了消费者的权益,也进一步降低了消费者对零食店的信任度,最终导致整个行业陷入恶性循环。
有些商家正尝试利用社交平台吸引顾客,想扭转目前的销售困境,可经营店铺本身就挺忙的,哪有那么多精力呢。
有些品牌为了急于扩大规模,甚至放宽了加盟条件,结果不仅损害了品牌形象,也让加盟者难以赚到钱。
原本人气旺盛的店铺渐渐冷清了,店主们不得不另找门道,有的甚至开始送外卖或者帮人代购,但这些办法都无法彻底解决生意难做的问题。
开零食店的花销其实挺复杂的,不像表面看起来那么简单,除了高昂的加盟费、租金、装修费和进货费等显性成本外,还有许多隐性支出常常被创业者忽视。
商品损耗常见一般占3%-5%,那些过期或破损的货只能当废品处理,这显然让成本多了不少,季节性货品滞销,店主为了处理库存只能低价处理,这样一来利润就少了很多。
此外零食店的管理也并非易事,商品SKU通常在3000个以上,需要专业的进销存系统来管理,这又是一笔不小的投入。
员工培训、工商保险、市场推广等费用也在持续增加,更让人始料未及的是,很多品牌要求加盟店必须在指定供应商采购,这种垄断式的供应链往往导致进货成本居高不下。
一些店主发现同样的产品,在电商平台上的价格可能比供应商要便宜20%-30%,这无疑加剧了他们的经营压力。
更令人无奈的是,一些品牌方还存在“霸王条款”,例如强制加盟商从指定供应商进货、限制加盟商自主经营等。
高额的租金、苛刻的选址要求以及品牌方的“霸王条款”,共同构筑了一道高墙,将许多创业者挡在了零食店的门外,也让那些已经入局的创业者面临更大的经营压力。
随着市场竞争的加剧,不少领先零食品牌正在努力进行自我革新,小品牌要想在市场上立足,就得挖掘自己的特别之处。
不少小品牌专攻本地市场,打造迎合当地喜好的特色食品,还推出了家庭包装和节日礼品套装,专门迎合特定顾客群体的口味。
跟影视作品联动推出联名商品,或者和当地特色小吃品牌联手推出特别款零食,这样能给品牌带来新的增长动力。
曾经的“暴富神话”,如今变成了残酷的现实,高额的投资、激烈的竞争、不合理的市场规则,让许多创业者血本无归。
这种情况并不是少数,各行各业普遍都在遇到这样的难题,对于那些还在观望,或者准备进入零食行业的创业者来说,必须保持理性避免被“割韭菜”。
创业前得好好研究市场,弄清楚行业情况、对手情况、成本分布这些重要东西,别被那些夸大的宣传给骗了。
得结合自己实际情况,冷静分析风险然后做出聪明选择,追求梦想时得头脑清醒、步步小心,才能走得更长远。
参考资料
新周刊 - 2023-11-29:零食店攻占县城,却赚不到钱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