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回顾一股市中那些惊心动魄的暴跌历史时刻

admin


深度回顾一股市中那些惊心动魄的暴跌历史时刻


中国股市著名暴跌历史时刻

在中国股市的发展历程中,出现过多次著名的暴跌时刻。


一、早期股市的暴涨暴跌(1990 - 1996年)

1. 第一轮暴涨暴跌(1990 - 1992年)

- 以1990年12月19日为基期,中国股市从100点起步,到1992年5月26日,上证指数狂飙至1429点,这是中国股市第一个大牛市的“顶峰”。在一年半的时间中,上证指数暴涨1300多点。随后股市迅猛而恐慌地回跌,暴跌5个月后,1992年11月16日,上证指数回落至400点下方,几乎打回原形,最大跌幅达72%。

2. 第二轮暴涨暴跌(1992 - 1994年)

- 上证指数从1992年底的400点低谷启航,开始了第二轮“大起大落”。这一次暴涨更为猛烈,从400点附近极速窜至1993年2月15日1536.82点收盘(上证指数第一次站上1500点之上),仅用3个月时间,上证指数上涨了1100点。股指在1500点上方站稳4天之后,便调头持续下跌,下跌时间较长,持续阴跌达17个月之久。1994年7月29日,上证指数跌至这一轮行情的最低点333.92点收盘,最大跌幅达78%。

3. 第三轮暴涨暴跌(1994 - 1996年)

- 由于三大政策救市,1994年8月1日,新一轮行情再次启动,这一轮大牛行情来得更加猛烈而短暂,仅用一个多月时间,上证指数就猛窜至1994年9月13日的最高点1053点,涨幅为215%。随后便展开了一轮更加漫长的熊市,直至1996年1月19日,上证指数跌至512.80点的最低点,这一轮下跌总计耗时16个月。


二、1996 - 2001年的股市波动

1. 第四轮暴涨暴跌(1996 - 1999年)

- 1996年初,大牛市悄无声息地在常规年报披露中发起。上证指数从1996年1月19日的500点上方启动,1997年5月12日达1510点,不到半年时间,大盘暴涨1000点。自1997年下半年股市开始了长达两年的“持续调整”,1999年5月17日跌至1047点。

2. 第五轮暴涨暴跌(1999 - 2001年)

- 1999年“519”行情井喷,在短短的一个半月时间,股指上涨将近70%,1999年6月30日上证指数上攻至1756点。随后股市大幅回调,2000年1月4日,上证指数直抵1361点。2001年6月14日,上证指数冲向2245点的历史最高峰,自此,正式宣告本轮大牛市的真正终结。之后股市开始下跌,2001年10月22日,上证指数快速跌至1515点这一敏感点位。2005年6月6日,上证指数跌破1000点,最低为998.23点,与2001年6月14日的2245点相比,总计跌去1247点。


三、2005 - 2008年的股市变化

1. 第六轮暴涨暴跌(2005 - 2008年)

- 2005年5月,管理层启动股改试点,上证指数从2005年6月6日的1000点附近再次启动,2006年5月9日,上证指数终于再次站上1500点,2006年11月20日,上证指数站上2000点,2006年12月14日,收于2249.11点。2007年1月24日,大盘最高摸至2994.28点。2007年2月6日开始,受2008年中国奥运年利好刺激,至2007年10月16日,大盘最高摸至6124.04点,至此,上证指数首次创出历史最高记录。然而,2008年4月22日,上证指数最低下探2990.79点,跌破3000点的整数大关口后反弹,当日尾盘收阳。从2007年10月的最高点6124.04点至2008年4月低点2990.79点,跌幅已达50%。


四、2015年股市异常波动

- 2015年6月,A股迎来了2008年之后最严重的股灾,仅仅两周便有上千只股票价格直线下跌。沪指先后跌破4000点、3500点和3000点等关口,市场陷入恐慌。随后政府出台一系列救市措施,股市才逐渐企稳。这次股灾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高杠杆场外配资是股市异常波动主要原因。场内配资受证监会严格监管和风控约束,而场外配资是融资融券以外市场自发形成的,涉及多种金融机构,受证监会约束和监督极少。


五、1996年12月的股市危机

- 在1996年12月11 - 24日,历时10天左右,当时上证指数顶点为1258.69点,暴跌到低点864.15点,跌幅达到29.64%。1996年的中国股市吸引了众多投资者,上证指数从1月19日的512点最高涨至12月19日的1258点,不到一年时间累计涨幅约140%,深证成指涨幅更是超过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