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没有家人,没有哥哥嫂子的牺牲,今天的我根本不可能站在这个位置。”
谁能想到新能源车“巨头”王传福有这样一个“落魄”的原生家庭!
他13岁丧父,15岁丧母,还没成年的王传福成为了一名“孤儿”。
那他又是靠着什么一步一步成为比亚迪的“掌门人”?
这其中,离不开哥哥嫂子的托举....
父母的离世、兄嫂的支持
王传福出生在安徽省的一个贫困农村家庭,父母都是普通的农民,生活并不富裕,但也充满了温暖。
那个时代,家里能有一盏电灯、一台电视机,便是极大的奢侈,王传福的父母对他有着不小的期望,他们希望他能通过读书改变命运,为这个贫困家庭带来新的希望。
但命运总是无法预料,王传福年仅13岁时,他的父亲因癌症去世,留下了母亲和三个孩子。
父亲的离世带来了极大的冲击,王传福的母亲陷入了深深的悲痛,但她依然坚持着将孩子们抚养长大。
可这一切并没有持续多久,王传福的母亲也在他十五岁时因病去世,这一连串的打击让王传福几乎崩溃,但他并不孤单。
虽然家里穷困潦倒,但哥哥王传方从未放弃过他,王传方比王传福大五岁,已经成家立业。
尽管他自己的生活也不轻松,但为了让弟弟能够接受良好的教育,他却和妻子张菊秀不惜卖掉自己的手表和珍贵的嫁妆,甚至借债来筹集学费和生活费。
王传福深知,自己能够走到今天完全是哥哥嫂子无私奉献的结果,回忆起那个艰难的时刻,王传福总是感慨万千:“如果没有哥哥嫂子,我可能早就放弃了。”
正是在这样一个充满困境与无私支持的家庭环境下,王传福走上了自己的求学之路,虽然家里贫困,但他始终坚信只有通过教育,才能够走出这片贫瘠的土地,找到属于自己的未来。
创业的艰辛
毕业后,王传福并没有选择一条安稳的道路,而是选择继续深造,加入了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
作为一名有色金属冶金专业的工程师,王传福接触到了电池这一新兴领域,通过不断的学习和探索,他意识到电池技术将在未来的能源领域中扮演至关重要的角色。
于是他决心投身到电池研发中,甚至放弃了相对稳定的工作,选择了艰难的创业之路,1995年,王传福用借来的250万元资金,创办了比亚迪公司。
这个名字来源于“Build Your Dreams”(打造你的梦想),王传福的梦想便是创造出一款能够影响全球的电池技术。
创业初期为了节省开支,王传福亲自设计并制造生产设备,甚至自己动手进行焊接和组装,像一个工匠一样,寸步不离地守护着工厂的每一条生产线。
创业之初的艰难可想而知,但王传福始终没有放弃,他通过不断改进生产工艺和加强技术研发,逐步让比亚迪的电池在手机市场站稳了脚跟,凭借过硬的品质,比亚迪成为了全球最大的手机电池供应商之一。
但王传福的坚持终于得到了回报,随着比亚迪电池技术的不断创新,公司逐渐站稳了脚跟,2003年,比亚迪的电池销量在全球市场上占据了较大的份额,成为了行业的佼佼者。
巨头崛起
成功的电池业务为王传福打开了更广阔的天地,但他并不满足于仅仅做电池,2003年,比亚迪收购了秦川汽车公司,开始了汽车制造的尝试。
对于一个从未涉足过汽车行业的公司来说,这无疑是一场巨大的冒险,许多人都认为,王传福的这一举动不过是一步盲目的豪赌,尤其是在新能源汽车技术尚不成熟的背景下。
但王传福并没有被这些质疑声所动摇,他深知未来的汽车市场将会是电动化的市场,新能源汽车将在全球范围内掀起一场革命。
2008年,比亚迪推出了第一款电动汽车F3DM,这款车虽然在市场上并未一蹴而就地获得成功,但王传福依然坚持创新,不断优化产品。
2009年,比亚迪在香港上市的第六年,股价飙升,王传福一举登上了中国首富榜,财富达到350亿。
11年后,王传福的身家已经飙升至1513亿,虽然富贵了,但他始终没有忘记自己哥哥嫂子,当年,哥嫂为了供他上学,支撑工厂运营,付出了很多。
王传福感激不尽,甚至把他们接到深圳,买了房子就住在自己家对面,两个侄子的学费他也全包了。
王传福的哥哥虽然没什么文化,但非常能干,尤其是业务能力强,2017年,他升职为比亚迪副总裁,和王传福一起打理公司。
最近王传福卸任了蚌埠比亚迪的董事长,哥哥接替了他的职位,成为比亚迪的新法定代表人和总经理。
这个消息让大家都觉得王传福真是“报恩”到了极致,他把自己辛辛苦苦打下的“江山”交给哥哥,也显示了他对哥哥的信任。
如今尽管哥哥嫂子年纪大了,但他们依旧活跃在比亚迪,为公司做贡献,王传福也经常在节假日给嫂子送礼物,把嫂子宠得像个公主一样。
王传福的成功不仅仅是自己一人的努力,更是无数家人、朋友的支持和牺牲,每当他站在全球舞台上接受荣誉时,他总是没有忘记那些为他付出过的一切,特别是他的哥哥和嫂子。
“他们是我成功背后的无声英雄。”王传福在多个公开场合中这样表示,几乎每次谈及此事,他都无法抑制内心的感激:“如果没有哥哥嫂子,我现在绝对不可能站在这里。所有的荣耀都属于他们。”
全村供出来的电商巨头
最近刘强东又上了热搜,仔细一想,刘强东似乎与王传福有着一些相似之处。
刘强东本是一个从江苏宿迁光明村走出的农村孩子,如今已经成为京东的创始人和中国电商的领军人物。
但他的成功背后,少不了家乡村民的帮助,与刘强东出生在一个普通的农民家庭,父母靠种地为生,家境十分贫困。
尽管如此,他的父母始终支持他求学,直到他初中毕业时,家里已捉襟见肘,根本负担不起高中和大学的学费。
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刘强东的村民们伸出了援手,他们集资了500元钱和76个鸡蛋,支持刘强东继续学业,对当时的他来说,这笔钱和鸡蛋犹如人生的起点,改变了他的一生。
借助村民的资助,刘强东顺利上了中国人民大学,毕业后,他并没有立刻加入大公司,而是选择从事销售工作,一边打工一边积累经验。
在北京的餐馆里,刘强东努力工作,攒下了一些启动资金,2004年,他决定开始自己的事业,创办了京东。
虽然创业初期资金紧张,甚至一度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危机,但他始终坚持信念,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村里人对他的期望,京东逐渐走上了正轨。
如今刘强东已经是全球知名的企业家,但他从未忘记家乡人的支持,今年他回到光明村,给村民们送年货和现金。
尤其是60岁以上的老人,每年都能领到一万元的红包,而每位小学老师也能收到刘强东的10万元感谢礼,村民们拿着红包感叹:“当年我们凑的500元和76个鸡蛋,换来了今天的幸福生活。”
刘强东不仅仅送年货、发红包,更是持续投入家乡建设,村里的基础设施不断改善,家家户户住上了宽敞的别墅,道路整洁,设施完善,甚至村里的一些老人得到了更好的生活保障,孩子们也有了更多就业机会。
“滴水之恩,涌泉相报。”刘强东深知,今天的成功离不开家乡人的支持,他说,小时候最想成为村长,带领大家一起致富。
成功的背后,是坚韧不拔的奋斗和无私帮助,对于刘强东和王传福来说,这份来自家乡、亲人的的恩情,永远不会忘。
文/编辑:ToT
参考资料:
百度百科-人物经历-王传福
澎湃新闻-2022年6月13日-《市值万亿,王传福表哥一笔回报5万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