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不出去的经销商生意

admin

作者丨何雯

校审丨张雨薇 排版丨汪海

“6000万的生意盘子,有人出200万我就愿意交出去。”这是一位二代经销商的自述,令笔者深思。

很多经销商一年忙到头,虽然账面上看着赚钱,但实际上大部分的钱都变成压在仓库里的货了。

转不出去的经销商生意

这两年,笔者走访市场时发现,不少经销商都有类似的想法,想转让生意,但又找不到接手的人,也无法安心躺平,继续打拼又缺乏动力和方向。

曾经,这些经销商努力积累了一定的财富,也一度在市场上站稳了脚跟。但现在,市场变化让他们对未来感到迷茫,为何时至今日,经销商这门生意变得如此令人力不从心?

转不出去的经销商生意

利润越来越低,生意不赚钱

“不敢算利润,算了就睡不着了。”某三线城市的调味品经销商刘总这样感叹。“以某知名品牌的酱油为例,毛利只有个位数,基本上都是厂价直出,全靠年底能拿到返利,业务员都不想干了。”

转不出去的经销商生意

确实,传统商贸正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不赚钱”几乎成了行业的公开秘密。

之前行业专家刘春雄老师在「新经销」发布了一篇文章,引发业内激烈讨论。他提到,当前的现状是,巨头与经销商之间实力不均衡,高强度的深度分销使得货都压在经销商那里,要么产生临期品(比如乳品),要么占用太多资金(比如白酒),进一步压缩了利润空间。

不仅如此,品牌方为了争夺市场份额,开始采取市场切割策略,按照不同的渠道,甚至产品系列进行细分。市场被越切越小,留给每个经销商的资源越来越少,生意自然越来越难做。

然后车辆、房租、人力等各项开支逐年攀升,驾驶员的工资从原来的5、6千涨到了现在的7、8千,库房租金也在不断上涨,加上车辆损耗和维修费用,这些都是无形又沉重的成本负担。

但利润并未随着成本的增加而提高,赚的钱基本都用来养人养车、养房东了......

转不出去的经销商生意

终端卖不动,动销差

“利润少点就少点,只要能保证销量,以量取胜也可以,但是现在的情况是,小店动销也很差!”休食经销商王总感叹道,最近一两年,终端退货率越来越高,甚至一个月撤店十多家,生意变得越来越难做了。

其中的原因有很多,但他认为,最主要的两个原因:一是大家手头紧了,不愿意或不敢花钱;二是在大盘下滑的同时,其他渠道抢夺存量。

宏观来看,根据人民银行发布的24年10月末中国数据指标显示,狭义货币(M1)同比下降6.1%,而广义货币(M2)同比增长7.5%。

这可能意味着人们实际用于消费的资金变少了,由于公众对未来经济前景的不确定性增加,消费信心不足,导致资金更多地被存入银行,进一步说明了消费疲软。

王总笑着拿自己举例:过去几年,每个月都得出去和朋友聚餐5、6次,喝的都是茅台;而现在,这样的聚会减少了很多,并且酒水也换成了价格更实惠的产品。

线下渠道的持续降价,也对门店冲击很大。举个例子,某调味经销商贾总告诉「新经销」,线上渠道的冲击对他的影响日益严重,近两年开始,越来越多的客户反应自己的供货价格高。

一调查才发现,“拼多多秒杀尾货活动,售价甚至能搞到我们经销商的进价,看日期也差不多了多少,而且发货都是整件整件发,二批比价后直接在网上进货,10箱8箱的查也不好查,汇报给厂家,也很难管控,因为秒杀活动不是长期性的,即使截图上报,再点进去链接也下架了,况且厂家也需要市场处理库存。”

转不出去的经销商生意

团队不齐心,管理难

外部环境变化只是一方面,传统经销商还要解决内部管理的难题。

很多经销商是从夫妻档起步,逐渐发展壮大,过程中培养了一群与公司共同成长的“元老级”员工。然而,市场瞬息万变,内部团队的心态也悄然发生着转变。

一方面,业务员干了很多年,没有冲劲了,拿公司当成“养老单位”;另一方面,如果大动干戈整治团队,又担心影响团队凝聚力和士气,进退两难。

有经销商朋友直言,“像我们这样的小企业,太流程化不行,但是没有标准也不行”,但是这个标准形成的过程很痛苦,不单只是员工痛苦,老板也很痛苦。

企业之中最核心的部门莫过于业务部门,其专业化程度更是束缚企业发展的最重要的一个瓶颈。

某经销商周总表示:“和仓管、驾驶员、财务等上手比较快速的岗位都不一样,一个新来的业务员熟悉SKU都得两三个月,这还算比较聪明的,很多干了两三个月之后发现不合适,还需要招人重新再来,试错成本实在太高。”

转不出去的经销商生意

转不出去的经销商生意

孩子不愿意接班

发家不易,守家更难。第一批或早批,从供销系统或白手起家的经销商,到现在很多基本上处于要退休的年纪了,忙碌半生终于可以享享清福。

但现实的情况是,很多经销商二代并不愿意接手这门生意。

跟很多经销商交流,发现了一个很有意思的现象:经销商普遍会让孩子接受更好的教育,甚至不少是国外留学回来。毕业之后,大多都有了光鲜亮丽的工作,想让他们回来就变得很难。

对于经销商二代来说,物质上和教育上普遍都较为丰富,见多识广,身边的朋友、同学要么创业,要么在金融、外贸以及新兴产业等领域。在他们眼中,经销商这门生意被贴上了“夕阳产业”的标签。

比起日复一日地“被困”在家里这盘传统的商贸生意中,他们更向往外面的世界,渴望闯出一片新天地。

写在最后

时代淘汰你,连招呼都不打一声。即使你没有退步,依然按照过去的模式运作,这本身并没有错,但市场已经变了,跟不上节奏的你可能会发现生意越来越难做,且现在的大环境将是持续存在的常态,我们不能再期待回到那个躺着就能赚钱的时代。

面对现实怎么办?一句话概括就是:“有劲就干,没劲就撤。”

笔者最近拜访了一位年销4000万的经销商,在一线市场这个规模并不大,但却过得很快乐,他直言,大象转身很困难,相比那些上亿规模的大经销商,需要层层传达决策,他的转型和改变要容易得多,能够迅速响应市场变化,一声令下就能实施新的策略。

毕竟不只是快消行业难,将视角放大,去看餐饮、服装,你会觉得快消还能干!如果实在坚持不下去,那就先赚能赚到的钱,能干几年是几年。即使将来会被淘汰、被吞并,那也是以后的事,重要的是现在能做什么。

对于还有干劲的经销商来说,保持清醒的认识,接受现实,快速跟上变的节奏是关键,走出去不断学习,尽可能的少走弯路,打磨一套适合自身发展的模式。

来源:新经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