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人要成大事,就要学会“借运”

admin

古语有云:“汉屈群策,群策屈群力。”

它的意思是说,汉帝由于能广泛采纳群臣的谋略,发挥群英的才能,终于使事业兴旺起来。

在家靠父母,出外靠朋友。不懂得或不善于利用他人的力量,光靠单枪匹马闯天下,在现代社会中肯定难有所为。

李白曾说:“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

一人智短,众人智长,群策群力,方能成就不凡之事。

一个人要成大事,就要学会“借运”。

一个人要成大事,就要学会“借运”

01、借名,成名。

富临是一位非常优秀的年轻人,他有干劲,有勇有谋,自己创业,经营着一家小公司。

其实,无论是他的能力,还是公司的产品和服务,水平都不错,但是无奈太年轻,在业界没有人脉,也没有资源,没什么知名度,公司的效益一直起不来。

尽管他已经在努力地谈合作,但是结果还是不尽如人意。

就在他一筹莫展的时候,有一天正在思量如何找到机会与意向的客户接触,因此,在网上浏览相关的资料。

突然,有一个词进入了他的眼帘,“蹭热度”。

此时,他的脑子灵光一闪,认为这是一种非常不错的宣传方式,所以,他一下子豁然开朗,心中立即有了解决难题的办法。

他本是从国外世界名校留学归来的海归博士,然后想依靠自己的能力创业,所以,他是一个很有才华,而且观察看问题非常敏锐犀利的人。

他为了成功合理地蹭到名人的热度,从而提升自己身的知名度和影响力,决定用自己的才华赢得他人的认可。

于是,他花了几个月的时间,研究了好几家著名企业的销售数据,然后发现其中的管理漏洞,并且真诚详细地写成了报告。

印好了自己的名片,想办法将他的报告送到了企业老总的面前,虽然这件事很难,但是好事多磨,最后他还是成功送出了自己的报告。

然后,他默默地等待消息,果然有其中的几家企业的老总派人打电话联系了他,然后他去拜访对方。

就这样,当他真诚地帮助他人解决了难题以后,顺其自然地提出了自己的需求,借助名人效应,在各媒体宣传自己的形象,好让更多的人知道他。

最后,得到他实际帮助的老总都爽快答应了他的请求,并且对赞赏有加,都认为他是一个不可多得的人才。

天下无难事,只怕有心人,他经过一番努力,终于通过借名让自己也出名了,然后公司的效益和名气也随之飞速上升。

荀子说:“善借者,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善借者,假人之长,非力也,而驰疾。”

在现实社会中,很多时候,只靠一个人单打独斗是很难取得成功的,因此,要学会通过借助他人的威望和力量,成就自己的事业‌。

正所谓,他山之石,可以攻玉。借人之力,顺风扯帆。

很多时候,我们可巧妙合理得借名,成名,顺势而为,巧借东风,达到自己想要的结果。

一个人要成大事,就要学会“借运”

02、借力,使力。

康力很小的时候,就没有了母亲。后来,父亲再婚,后妈也带来了一个男孩,比康力小一岁。

但是,从小后妈偏心弟弟,薄待康力,长大以后,兄弟两个成家立业分家,后妈同样把家中最好的农具和房子都给了弟弟一家。

康力却只分得了村东头三间茅草房,但是,他的老丈人是做豆腐的,因此,他学会了做豆腐的手艺。

起初的时候,他每天凌晨三点就起来与妻子一起辛苦地做豆腐,一天最多只能做两盘豆腐,赚来的钱也仅仅够吃饱穿暖。

后来,他在一次赶集回家的路上,救了一名晕倒在路边的中年男人,原来那个人是乡镇中学的后勤主任。

康力婉拒了对方为了感谢他的救命之恩送来的钱和礼品,而是希望对方能帮忙推荐将他做的豆腐送到学校的食堂。

在检验了他做的豆腐质量品质都没有问题之后,学校同意了他的请求。

于是他第一次有了一个固定的大客户,每天都卖给学校三木托豆腐,有了稳定的收入。

赚了钱以后,他没有用来享乐,而是买了先进的设备,并且又雇了两个人,帮着他做出更多的豆腐。

因此,他可以抽出时间专门去跑业务。

在他的努力下,慢慢地他成立了豆腐作坊,后来随着业务的增多,资金的积累,又拓展了产品品目,慢慢做成了一个豆制品加工厂。

为此,他经历了十几年的打拼,不仅彻底改变了自己的人生命运,而且还直接改变了下一代人的命运。

荀子说:“借助于车马的人,不必自己跑得快,却能远行千里;借助于舟船的人,不必自己善水性,却能渡江河。君子生性与别人无异,只是因为他善于借助和利用外物,所以就不同了。”

而牛顿也说:“我的成功只是因为我站在巨人的肩膀上。”

善于借力,能借好力,就等于给自己找了个跳板,找到了成功的捷径,让自己跳得更高,走得更远。

正如台湾巨富陈永泰说得好:“聪明人都是通过别人的力量,去达成自己的目标。”

穷人卖力,富人借力,学会借力,借別人的力,借工具的力,借金钱的力,借自己的力……

你便找到了杠杆的着力点,就可以去撬动整个世界,就能让自己迅速富起来。

一个人最重要的不是自己能做多少事,而是你能借多少力去做多少事。

一个人要成大事,就要学会“借运”

03、借智,集智。

建德是一个富二代,他虽然也很聪明,但是,从小锦衣玉食,不用为了生存发愁,所以,他从小有大把的时间和金钱可以尽情发展自己的兴趣爱好。

在文化课方面就与那些勤学苦读饱读诗书的人没法比了,但是,他有特长,所以,最后凭借着特长,他也进入了著名的高等学府。

上大学的时候,他贪玩,不好好上课学习专业文化课,只是痴迷于自己的兴趣爱好,穿行于各种社团活动中,因此,他的社交能力非常强。

他因为本身很有个性,为人真诚,带点公子哥气但是为人豪爽,所以,有很多优秀的人与他做朋友。

平时,他的时间和精力都用来组建乐队,自己在互联网上创业,快要考试的时候,他就花钱请好朋友给他补课,只要考试过关就好。

大学毕业的时候,他已经创立了自己的游戏开发公司,并且经营的小有成效,但是,父亲让他回家继承家业,管理家族企业。

然而,家族企业是传统的生产企业,他根本不感兴趣,也没有能力管理,而为了父亲,他又不得不回去。

因此,他一边继续创业,一边管理家族企业,虽然他不懂得管理,也不懂得专业知识,但是,他懂得借智。

因为,他联系了自己在各个领域认识的优秀朋友,当作他的智慧团,有问题就请求他们出谋划策,而且还成功将他们拉拢到了身边。

最后,他成了妥妥的赢家,不仅自己的公司成功运作上市,而且家族企业也没有丢掉,在智囊团的管理运营下更上了一层楼。

古语有云:"善借力者速,善借智者胜,善借势者强。"

在《孙子兵法》里也曾提到:“故善战者,求之于势,不责于人。”

现实生活中,如果你智慧不够,那就学会借智,聪明人,都懂得借助他人的聪慧大脑。破解难题。

一个人要成大事,就要学会“借运”

04、借钱,赚钱。

启封大专毕业,因为家里穷,为了多赚钱,所以,通过熟人托关系进入了交通部门工作。

刚开始进入单位的时候,他就是一个最年轻资历最浅的替班司机,负责跑省外的客运线。

因为,他有文化知识,脑子又灵活,所以,他每当出车到了发达的外省城市,都会到当地最繁华的商业街转转,打听赚钱的商机。

有一次,他发现在老家不值钱的农产品,在外省城市却离奇地贵,而且人们还都埋怨抢不到货。

于是,他立即萌生了想要搞货运,把老家的农产品拉到省外城市的批发市场售卖赚取高额差价的想法。

可是,摆在他面前的难题是,他既没有车也没有钱。

当他后来遇到一个自己单干开货运车的一个司机以后,决定借钱买货车,自己单干赚大钱。

最后,他终于借到了钱,自己买了货车,开始从老家低价收购货物,到省外大城市高价卖出,果然,他赚到了大钱,实现了原始的资金积累。

他不仅很快就归还了当初借的钱,而且自己还盈余了不少钱。

后来,有了钱之后,他又借钱开始在大城市买房,然后在卖出,还是赚取差价,又赚了不少钱。

最后,他自己开了一家玩具制造厂,自己成了真正的老板。

《诗经·召南·鹊巢》里写道:“维鹊有巢;维鸠居之。”

真正拥有高超财商的人,都是懂得利用别人的银子,做自己的生意,赚大钱的人。

正如“红顶商人”胡雪岩曾说他自己是在“铜钱眼里翻跟斗”,因为他的初始创业资金正是向别人借的。

一个人要成大事,就要学会“借运”

曹雪芹说:“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

“千里之堤,溃于蚁穴;众人拾柴火焰高。”

如果你想要大有作为,就要学会“借”的智慧,不要一个人闭门造车,更不要一个人如蜗牛般慢慢爬行。

因为,在这个瞬息万变的时代,好的机会不会给你足够多的时间等待,而是失不再来。

所以,一个人要成大事,就要学会“借运”:

一、借名:借助他人的名气,把自己推销出去。

二、借力:借助他人的力量,把事情做大。

三、借智:汲取他人的智慧,开拓思维,群策群力,破局升级。

四、借钱:借鸡生蛋,蛋再生鸡,良性循环,迅速启动,把机会变成现实。

当一个人,学会了借势而起,必将势不可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