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能想到,一向被视为“老大哥”的俄罗斯,竟在特朗普重返白宫的风口浪尖上,给了中国一记“背刺”?
2024年10月,俄罗斯突然祭出中欧班列新禁运令,连男士夹克这种平凡无奇的日用品都被纳入了禁运范畴。
这一出“翻脸比翻书还快”的戏码,导致大量的中国商品积压。
更让人哭笑不得的是,因违规产生的费用还得中国商人自掏腰包,这可真是打的人措手不及!
究竟是什么让俄罗斯如此“变脸”?
突然“变脸”的俄罗斯
今年1月底,有个令人意外的消息传出:超过1000个来自中国的货柜在俄罗斯境内被扣留。
在这些货柜中,甚至有一批是2024年10月22日从中国出发的圣诞季商品,就连普通的男士夹克和圣诞季服装这样的日常商品也未能幸免。
原本计划赶在圣诞节前送达欧洲的货物,却在11月4日被迫停在了距离白俄罗斯边境约90英里的斯摩棱斯克。
如今圣诞节早已结束,这批货物依然被扣在原地,单是湖南邦达通物流公司一家,就有70个集装箱受到影响。
而且随着俄罗斯加大检查力度,中欧班列的货运量出现了罕见的负增长,阿拉山口等重要口岸的货运量也明显下降。
而这一切现象的缘由,起于俄罗斯政府在2024年10月15日通过的1374号决议。
这份决议不仅大幅扩充了禁止经由俄罗斯过境的货物清单,更是在2022年3月9日颁布的313号决议基础上进行了全面升级。
新规定将发动机、电动机、变流器、集成电路、特种服装和鞋类、测距仪、雷达等物品全部纳入严格管控范围。
表面上看,这是针对军民两用物品的管制措施,但实际执行中却赋予了俄方海关前所未有的裁量权,甚至连普通的男士夹克都可能因其“潜在的军事用途”而被扣查。
由于检查权限被大幅扩张,根据新规定,俄罗斯海关可以在境内任意车站对过境货物进行检查和扣留。
这意味着,即使货物在入境时顺利通过了边境检查,在后续运输过程中仍可能被截停。
一旦货物被认定为禁运品,不仅会面临被没收的命运,所有因此产生的额外检验费用、仓储费用甚至运输费用,都要由发货方全额承担。
这种“一旦被查就可能血本无归”的高风险,让许多外贸企业欲哭无泪。
事态发展到2025年1月9日,情况已经刻不容缓,中俄双方不得不紧急举行外交会谈,就货物滞留问题进行协商。
虽然会谈后有部分货柜获准放行,但据业内统计,仍有大量货物继续滞留在俄罗斯境内,在这种情况下,越来越多的企业开始将目光投向被称为“南通道”的跨里海运输走廊。
这条路线虽然绕路,但可以完全避开俄罗斯境内,从中国出发后依次经过哈萨克斯坦、阿塞拜疆、格鲁吉亚、土耳其,最终抵达欧洲。
实际上“南通道”也并非理想选择,由于要途经多个国家,不仅通关手续更加繁琐,运输费用也比传统线路高出不少,导致运输成本直线上升。
而且绕行路线的话,就意味着运输时间被大幅延长,直接给一些时效性商品判了死刑。
除开上述两个问题,该通道目前最显著的问题其实是安全风险,目前红海地区局势持续紧张,这给原本就不太成熟的南线运输增添了新的不确定性。
平日里待俄不薄,咋如今当了强盗?其实深入了解后,不难发现这与俄罗斯当前特殊的经济形势密切相关。
动荡的中欧班列
数据显示,2024年俄罗斯GDP增速达到3.5%至4%,经济呈现明显的“过热”状态,然而在高增长的背后,是高达9.18%的通货膨胀率,远远超出4%的管控目标。
同时,俄罗斯还面临着严重的劳动力短缺问题,据预测到2030年人力缺口将达到惊人的240万,这些因素都在推动俄方加强对过境货物的管控,实为“开源”。
过去中欧班列曾是连接中国与欧洲的重要纽带,以武汉为例,2023年的统计数据显示,约80%至90%的班列都以俄罗斯为目的地,运输时间也相当稳定:到莫斯科只需12天,即使是远至德国也只要15天。
这条横贯欧亚的钢铁驼队,也是中国外贸企业最倚重的物流通道之一,为沿途带来的利益难以想象,只要稍稍在环节上动动手脚,够不知多少人吃得满嘴流油。
中欧班列目前主要有四条通道,而其中有三条都要经过俄罗斯:西通道从新疆阿拉山口或霍尔果斯出境,经哈萨克斯坦、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中通道从内蒙古二连浩特出境,经蒙古国接入俄罗斯西伯利亚大铁路;东通道则从内蒙古满洲里或黑龙江绥芬河出境,直接接入西伯利亚大铁路。
在这些线路中,阿拉山口和二连浩特是最繁忙的口岸,往常每周都有固定班次:三列走阿拉山口,一列走二连浩特。
而发往俄罗斯的班列通常选择走阿拉山口。
然而,自从俄方加强检查以来,这些口岸的景象发生了明显变化,货运量持续下滑,对中国外贸企业来说,这次的打击尤为沉重。
由于中欧班列主要运送高附加值产品,对运输时效性要求极高,一旦货物被扣,不仅会错过销售旺季,还可能导致整个供应链节奏被打乱。
更重要的是,企业要为延误的货物支付高额的仓储费用,这无疑加重了他们的经营负担。
一个值得关注的细节是,俄罗斯此次的查验范围远超以往,以往主要针对军民两用物品的检查,现在却扩大到了普通民用商品。
判死刑好歹人家也有个理由,但俄罗斯扣留货物却连理由都没有,在这种情况下,外贸企业很难准确判断自己的货物是否会被查扣,这种极大的不确定性所带来的恐慌对贸易活动堪称灾难性。
目前,许多外贸企业正在积极寻找应对方案,有的选择改走海运,有的转向空运,还有的开始探索新的陆路运输路线。
一些进出口商也开始调整自己的贸易策略,他们或是寻找新的运输路线,或是改变货物种类,甚至考虑调整目标市场。
但无论选择哪种方式,都意味着更高的成本和更长的运输时间,如果俄罗斯下定决心整幺蛾子,那么这些变化将重塑中国外贸企业的物流策略。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