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加征关税这件事,从去年美国大选一落地开始,就已经是沸沸扬扬了。因此鉴于当前全球市场这个局面,美国肯定是要拿关税做文章的。
而到了2025年,也就刚过了不到一个月,这场“关税风暴”就刮起来了。
美国先是宣布将从2月4日起对从加拿大和墨西哥进口的商品征收25%的关税,紧接着又签署行政令,对进口自中国的商品加征10%的关税。
还是熟悉的配方,熟悉的套路,又开始了。
这对市场来说并不是什么新鲜事了,因为早在去年就已经有了预期了,所以这次靴子落地,市场的波动倒也不算太大。
而不同国家对于美国这种肆意妄为的反应倒是引发了不小的关注。
因为这一消息刚宣布没几天,马上又变了,经过美加和美墨的沟通后,这个原本在2月4日生效的加征关税的行政令,被延期了一个月,到3月4日生效。
这其中就很值得玩味了。
当然咱们今天的重点不是讨论为什么延期,而是中国的反应。
与加墨的反应截然相反,中国可不惯着,马上就给予了反制,宣布自2月10日起,对原产于美国的部分进口商品加征关税。
这也并不新鲜,因为早在2018年的时候中美就已经过过招儿了。
但是反制的清单是令人关注的,主要有两大类:
一是对煤炭、液化天然气加征15%关税;
二是对原油、农业机械、大排量汽车、皮卡加征10%关税。
我们主要分析的农产品市场,而在这个市场中,大家最关心的是啥?
没错,就是大豆。
因为我们都知道,我国农产品中对外依赖最大的就是大豆,每年的进口量级达到八九千万吨,有时甚至破亿吨。
而大豆主产于美洲地区,而美豆也是我国大豆主要的进口来源之一。
所以中美贸易战中,最受关注的就是大豆了。
但是显然在这份清单里,并没有提及大豆,这反而令人有了更多的思考。
有一些情况值得关注:
第一,中国对于大豆的整体需求在下降。
根据此前美国农业部的预测,中国在2024/25年度大豆的进口量将达到1.09亿吨,虽然同比有所下降,但仍然是一个庞大的数量。
但是从去年大豆进口的情况来看,近几个月里中国大豆的进口数量远不足以达到这一目标,说明中国对大豆的整体需求在下降。
第二,进口大豆的来源占比也值得玩味。
我们之前分析过,在大豆进口来源这件事上,显然中国是早有准备的,不会把鸡蛋放在一个篮子里。
于是,在近些年的大豆进口中,巴西豆的占比不断攀升,超过了美豆成为中国进口大豆的第一来源。
但是尽管如此,由于大豆来源主要集中在美洲,所以尽管巴西大豆是中国进口大豆的主要来源,但美豆的占比也依然不低。
比如,在上一年度的数据中,中国进口的美豆仍然占到了美国大豆总出口量的一半以上,这说明中国市场仍然是美豆出口的重要目的地之一。
第三,市场的反应。
中美贸易摩擦,农产品市场中反应最大的就是大豆市场,这从去年就已经表现得很明显了。
去年自从特朗普在竞选时宣称要对中国加征关税以后,大豆市场一度表现十分疯狂,很多买家开始狂买美豆。
但是尽管如此,截至1月下旬,2024/25年度美国对华大豆出口量为2022万吨,同比下降了3.1%,而在美国大豆总销售的占比也低于50%,创下了近17年以来同期最低水平。
而且最近还有一个有意思的现象,由于巴西大豆收获进度缓慢,所以出口速度也在下降,但是从中国大豆进口的情况来看,进口量并不高,也说明中国买家们也并没有因为巴西豆的收获延迟而转向美豆。
这也就更加说明买家们对于美豆的态度是十分谨慎的,一方面有观望的心态,而另一方面,巴西豆的性价比或更高。
而至于为什么反制清单里没有提及大豆,有不少人猜测目前两国只出了一轮牌,博弈才刚刚开始,两国的贸易前景仍有很多不确定性,而且这也不会是一个短暂的过程,要做好持久战的准备。
本文完,欢迎关注并点赞,给个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