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好,今天小编关注到一个比较有意思的话题,就是关于中概股回归什么意思的问题,于是小编就整理了5个相关介绍中概股回归什么意思的解答,让我们一起看看吧。
为什么中概股回归要先私有化,不在海外和A股同时上市?
因为只有先私有化,才能把VIE结构拆除,实现同股同权。海外市场可以同股不同权,但A股必须同股同权。
如果按照上述思路进行资本运作,一家科技巨头要想回归A股,需要花费大量财力物力,等待的时间也比较久。
以360为例,它在美股私有化时,总市值不足100亿美元,但还是找了一堆境内土豪来买单,而且从私有化到借壳回A股,360足足花费了两年多的时间!
设想一下,按照BATJ的市值体量,这种常规操作是不是难度极大?有没有其他办法能实现同样的目的?
这里便要提到前文说过的CDR了。
CDR是中国存托凭证的英文缩写,学术含义比较枯燥,你可以通俗理解为,百度把一部分在美股上市的股票,转化为一种投资凭证在A股上市交易,你只要在A股用人民币购买这种凭证,便相当于购买了百度在美股的股票。
显然,借助CDR这种方式,BATJ不用私有化,无需拆除VIE,便能实现A股上市。
据说沪深两大交易所已经在为CDR做准备了,或许A股的“BATJ”梦,今年还真的要圆了!
如果中概股回归,是否会引起A股存量个股的挤出效应,为什么?
现在IPO已经是常态化了,中概股回归对市场影响并不大,毕竟中概股回归不会一窝蜂,上市也不会一窝蜂。
中概股回归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首先中概股需要私有化,这就是一个漫长的过程,要得到投资者的认可,这一点并不非易事,中概股私有化一般都需要溢价,溢价多少是一个艰难的博弈,溢价低了,投资者不同意,溢价高了,私有化不合算。另一个是需要筹集资金,没有资金绝对不行,目前外汇管控已经相当严格,筹集美元也不是每一个私有化公司都可以完成的。两者缺一不可,
私有化以后,才能聘请中介机构介入IPO辅导,这也是一个过程,接着才是递交招股书等进入审核注册阶段,是不是能够通过审核注册还存在一定的未知数。一些默默无名的中概股未必适合在A股上市,而一些知名的中概股因为总市值庞大,则无法私有化,像阿里巴巴等,只能是在港股重新上市。
截至2019年底,从美国三大交易所摘牌的中概股共达107只,而目前仍在美股市场交易的中概股共240只,摘牌中概股占比31%,240家中概股中有一部分属于金融科技等是不适合在A股上市,240家中概股能够私有化回归A股可能占比不会超过50%。A股未来几年增加100多家中概股上市,对市场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关键问题是一些垃圾中概股回归的话,如何把他们阻挡在A股市场大门之外才是最实际的。别让这些垃圾股危害A股。
IPO堰塞湖消除,中概股如何回归A股市场?
据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底,IPO排队企业数量降至279家,而在两年前,这一排队数量规模达到895家,在短短两年时间内,IPO排队企业数量发生了实质性的骤减,这也是IPO发行常态化下的真实写照。不过,对于IPO堰塞湖泄洪乃至消除,可能会加快新股发行,乃至中概股IPO加快回归的节奏,而中概股回归可能更需要看市场政策环境变化,而一旦市场政策环境得以缓解乃至放松,将会给A股市场带来一轮新的扩容过程,而中概股企业质地参差不齐,对于市场影响不可小觑,而市场更期待更具活力、更具竞争优势的IPO回归,这也是未来A股市场的核心竞争力体现。
目前,由于A股上市审批严,排队时间长等原因,不少急于在资本市场上获得融资的企业选择了在香港,新加坡,美国等地上市。且随着改革开放的发展,国人进军国外交易所投资的情况也越来越多。
另外,目前越来越多的互联网公司在飞速发展,对资金的需求也随之增加,但是在漫长的排队过程中,互联网公司极易因在发展初期对于融资的需求庞大且急切,容易在漫长的排队过程中错过最好的壮大机会,且创业板中小板的门槛很高,对净利润有要求,但许多还在初创的企业是亏损的。所以越来越多的企业选择先赴海外上市。
国内外交易所的信披要求、法律法规均不相同,所以在中概股们不论是被迫退市还是同样想叩开国内资本市场的大门,回归之路上,自查整改以符合国内上市要求是必不可少的。
许多中概股回归的原因是因为,海外市场“并不好混”。例如前段时间被否的立中股份在新加坡私有化退市,所以才在国内寻求资本来源,还有一些公司因为在国外的股价持续下跌,跌破发行值。
而这类公司回归时涉及许多不符合国内法律法规要求的交易,发审委主要针对此类情况对拟上市公司进行问询,有些公司涉及在海外上市转移资产的,发审委则会严格审查。
所以中概股回归还是要遵循国内的法律法规,才能叩开国内交易所的大门。
中概股私有化回归浪潮会否因为A股下跌被打断?
可能不只是A股走势原因,还有政策原因。360借壳江南嘉捷还没有着落,今天停牌一年多的中房股份跌停复牌,忠旺铝业这种实体优质企业回来都难啊!不知道这届在干什么,除了疯狂IPO和割韭菜外别的一无是处!!!
中概股回归港股的投资机会怎样?
中概股回归是趋势,给国内投资者带来更多机会
- 自瑞幸事件以后,美国对于中概股有了排斥的理由,目前没有大规模的采取行动主要还是伤及华尔街的利益。在美国上市的那些中概股网罗了国内相当多的优秀公司,而很多人陷入没有那么多机会去购买每股
- 港股通的存在让很多内地投资者会有机会去购买这些公司的股票,看看美团,中芯国际,小米这些公司在港股的走势,预估回归的中概股在香港也会得到追捧,京东再每股频频刷新历史新高。而网易在香港的认购量也达到了360倍,资金趋之若鹜。
- 以京东为例,得益于国内有效的疫情防控措施,消费正在报复性的反弹,作为电商企业的京东自然会多少收益
综上,我们自己经济发展早就的好公司正在回家,我们也有了更多的机会去投资这些企业发展带来的红利。
中国消费市场的投资机会还是巨大的,而且未来会是全球最大的一个投资的市场。
目前我们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已经接近或者超过美国了,但是我们的人均消费和服务支出,还只有美国人均的1/10,我看还有的数据是说1/14。
那么我们在人均消费支出是它1/14的情况下,社会商品零售总额已经跟它接近了,如果说(未来)我们人均消费支出不断增加,中国的消费市场还会有非常巨大的增长。所以,中国毫无疑问会成为全球最大的消费市场,而且将来会远远超出其他国家。
我们有14亿人口,我们消费占GDP的比重只有50%左右,美国已经是70%左右,所以从各个方面来看,中国的增长未来还会越来越多的靠消费来支撑。
举一个消费行业的具体的例子,比如零售行业,零售行业包括线上零售和线下零售。
具体到公司来看,美国1000亿美金以上市值的公司有4家,中国就只有一家,就是阿里。美国包括Amazon(亚马逊),10000多亿,沃尔玛,3000多亿,家得宝(The Home Depot)2500亿左右,Costco(好市多)1300多亿。中国的第2名只有500多亿美金了,拼多多和京东大概就500亿美金左右。
美国500亿美金以上的公司,有7家,中国就3家,美国还有CBS,药品和杂货一起卖的。
港股估值水平低,一方面是港股传统经济和国有企业多,周期性企业也比较多,其实这些企业的估值是在历史的低点,未来能不能有个比较好的回报?
很关键的是,一个公司治理结构要不断完善,要更多的重视股东回报。比如,重视增加分红和回购。
所以,如果这些香港公司在这方面有很大的改善,那么还是会有不错的回报的。企业在哪上市不重要,关键还是看企业本身是否优秀。
到此,以上就是小编对于中概股回归什么意思的问题就介绍到这了,希望介绍关于中概股回归什么意思的5点解答对大家有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