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广大消费者,食品安全一直是我们最关心的问题之一。
为了让自己吃进去的东西有保障,很多人不惜花费重金来买价格昂贵的大牌零食。
然而,即便如此,还是遇到了“零食杀手”。
近期,“中国零食第一股”来伊份,不仅被曝出零食中存在塑料片、毛发,有些甚至都发了霉,长满绿色的霉菌。
此外,来伊份的线下门店和公司,更是曝出,该品牌已经连续三季的净利润暴跌1038.26%。
曾经爆火的“零食巨头”,如今到底该何去何从呢?
“零食巨头”的衰落之路
作为消费者心中的"零食天堂",来伊份一度凭借其丰富多样的产品线和遍布全国的门店网络,赢得广大消费者的青睐。
无论是在繁华的商业街区,还是在热闹的社区小巷,人们总能看到来伊份那熟悉的红色招牌,吸引着各个年龄段的顾客驻足选购。
然而,来伊份的崛起也并不是一个偶然。
在公司刚成立的时候,就精确瞄准了零食这个巨大的市场。
通过有针对性的市场定位和持续的产品创新,来伊份迅速在竞争激烈的零食行业中脱颖而出。
2016年,来伊份公司更是成功登陆资本市场,成为"中国零食第一股"。
上市不仅为来伊份带来了充足的资金支持,也大大提升了品牌知名度和市场影响力。
当时的来伊份,无论是在业界还是在消费者心中,都是零食行业的标杆企业。
与此同时,公司的高管们也信心满满,制定了雄心勃勃的扩张计划,希望将来伊份打造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领先的零食品牌。
然而,好景不长,就在来伊份自以为站在了行业顶峰的时候,危机悄然而至。
近年来,根据来伊份公司最新发布的2024年前三季度财报数据显示,公司净利润同比暴跌1038.26%,营收同比下降15.96%。
作为衡量公司盈利能力的关键指标,净利润的大幅下降意味着,来伊份在经营效率和成本控制方面面临严峻挑战。
此外,更令来伊份公司感到压力的是,竞争对手的数据竟然与本公司的业绩下滑,形成了鲜明对比。
据了解,三只松鼠同期的上半年,营收增长75.39%,而良品铺子的营收规模也达到了38.86亿元。
这些数据表明,零食行业整体仍然保持着良好的增长态势,只有来伊份的发展受到了阻碍。
来伊份如今面临的困境,引发了业内人士以及公众们的深入思考,人们纷纷对此进行了深入分析。
来伊份的信任危机
经过专业人士的探讨和分析发现,来伊份在零食行业竞争中,失去优势的原因,很大成分在于该品牌的食品安全问题。
作为一家食品企业,产品质量和安全不仅是立身之本,也是消费者最关注和最信任的保障。
然而,来伊份在这一关键领域却屡屡出现问题,直接影响了其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
据了解,2024年6月,有消费者在一包未拆封的软糖中发现了疑似毛发的异物。
这种本不应出现在食品中的异物,不仅令人反胃,也引发了对来伊份零食品牌卫生状况的质疑。
更令人震惊的是,这样的质量问题不是个例。
在该品牌的毛发问题出现不久后,又有多位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投诉,称在伊份购买的小蛋糕吃到一半时发现发霉。
还有消费者投诉称,买到的猪肉脯发霉,但来伊份坚称只是糊了,并非发霉,并拒绝赔偿。
除了毛发和发霉问题,还有消费者在来伊份的零食中发现了其他异物。
有消费者在社交平台上发文表示,自己在来伊份买的月饼中吃出了塑料片。
当该网友找到官方客服时,他们却表示自己家产品没问题,拒绝退款。为了安抚消费者,他们还提出给出10元的赔偿款。
随后,经过多方协商和沟通,来伊份官方终于同意退回月饼,并且原价赔偿。
然而,就在大家都以为来伊份事件能就此平息的时候,又有越来越多的消费者开始站出来维权。
他们在各大网络的投诉平台上,发表了近千条针对该品牌的投诉,其中包括异物、食品变质和过期等各种质量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这些投诉不仅数量多,而且内容具体,有图有真相,让人不得不正视来伊份在品控方面存在的严重问题。
此外,这起投诉事件不仅直接影响了消费者的购买体验,更严重损害了来伊份多年来精心塑造的品牌形象。
消费者们纷纷表示对来伊份失去信心,有的甚至呼吁抵制该品牌。
就在这时,有细心的网友发现,来伊份的食品安全问题并不是近期才出现的,而是早就存在的。
早在2012年,公司就曾陷入毒蜜饯风波,其生产的牛轧糖也被检出大肠菌群超标。
这些事件在当时就已经引起了消费者的警惕,但似乎并没有引起公司足够的重视。
更令人担忧的是,在2013年至2016年期间,来伊份因质量问题不得不召回高达70250公斤的不合格产品。
这些产品涵盖了肉制品、水产品、糕点等多个品类,几乎覆盖了公司的主要产品线。
面对接连不断的食品安全问题,人们不禁要问:作为一家专业的食品企业,来伊份为何会在如此基础的品控环节上频频出错?
品控频频出错的原因
针对这一现象,有观点认为,来伊份快速扩张的发展模式,可能是导致品控失效的主要原因之一。
在追求市场份额和业绩增长的过程中,公司过于注重速度而忽视了质量管理的重要性。
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是,来伊份的供应链管理。
作为一家主要依赖OEM代工模式的企业,由于每个代工厂都有着不同的生产标准和质量控制流程,这让来伊份很难有效统一管控。
面对这一情况,如果公司未能建立严格的供应商筛选和监管机制,就很容易出现质量参差不齐的情况。
此外,来伊份产品种类的快速扩张,也是引发品控问题的一个因素。
随着公司不断推出新品类,从传统的坚果、果干扩展到肉制品、糕点等多个领域,每种产品都有特殊的生产工艺和保质要求。
如果公司的品控体系未能及时跟上产品线的扩张速度,就可能在某些新品类上出现管理漏洞。
与此同时,成本压力也是不容忽视的一个方面。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来伊份可能面临着降低成本的压力。如果公司在原材料采购或生产过程中过于追求成本效益,可能会在某些环节上做出不利于品质的妥协。
这种做法虽然可能在短期内提高利润率,但长远来看却可能损害产品质量和品牌信誉。
随着来伊份加盟店数量的激增,管理难度也随之大幅提升。
公司难以对每一家加盟店的食品质量和服务水平进行有效监管,这也导致消费者体验参差不齐。
在产品策略上,来伊份也面临着方向性的困惑。
为了应对市场变化和消费者需求的多元化,公司尝试拓展产品线,涉足咖啡、气泡水、甚至白酒等领域。
这种多元化战略的初衷是为了扩大市场份额,但这些新产品未能形成爆款,反而给人一种"广而不精"的印象,削弱了来伊份作为专业零食品牌的核心竞争力。
以上种种原因和问题的叠加,最终导致来伊份品控频频出错,业绩也持续暴跌,口碑更是逐渐崩塌。
从曾经的"零食第一股"到如今的困境企业,来伊份的市场地位受到了严重损害。
如今,面对迅速崛起的其他零食品牌,来伊份也显得愈发力不从心。
三只松鼠、良品铺子等竞争对手通过精准的市场定位、创新的产品设计和积极的营销策略,不断蚕食来伊份的市场份额。
与此同时,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也正在发生深刻变化,从单纯追求品牌到更加注重性价比,从线下实体店购物到线上电商平台消费。
这一系列零食行业的竞争与市场洗牌,不仅是对来伊份的考验,更是对整个零食行业的一次震动。
如何适应这些变化,重新赢得消费者的青睐,成为了来伊份能否重获市场的关键。
对此,来伊份公司需要在产品质量、价格策略、渠道管理等多个方面进行全面的调整和创新。
来伊份的未来走向不仅关乎一家企业的兴衰,更折射出中国零食行业的发展趋势。
在瞬息万变的市场环境中,只有保持诚意、紧跟消费者需求的企业,才能在激烈的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信息来源:
新浪财经:食品质量问题频发、净利润下滑,来伊份能靠跨界破圈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