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咸菜
编辑|江语迟
前言
他是著名大厂富士康创始人,在中国吸引无数年轻人以及失业人员来打工,按理说他应该感谢大陆为他提供这么多劳动力。
但是他非但没有感谢还扬言这是“赏饭给大陆吃”,这一言论瞬间惹怒了无数网友,纷纷在网络上面声讨他。
他还曾为了讨好美国而裁掉了34万的员工,如今他都为他曾经的这些行为付出了代价,那么他现在怎么样了呢?
郭台铭
富士康的崛起
富士康的故事是一个从中国台湾走向全球的商业传奇,而这个传奇的关键篇章,写在了中国大陆的土地上。
1988年,富士康在深圳设厂,正式开启了在大陆的征程,彼时的中国正处于改革开放的浪潮中,劳动力资源丰富,政策支持力度大,为富士康的发展提供了肥沃的土壤。
富士康的厂房吸引了无数怀揣梦想的年轻人,他们成为富士康生产线上的一员,为富士康的扩张提供了源源不断的人力支持。
富士康
在这一时期,富士康不仅在深圳发展,还在全国多个城市布局,如郑州、成都、武汉、重庆等地。
富士康的成功离不开大陆提供的诸多支持,丰富的劳动力资源,为富士康的大规模生产提供了保障。
广阔的市场也为富士康的产品提供了销售渠道,可以说在大陆的发展是富士康成为全球最大电子代工厂的关键因素,两者是相互成就的关系。
富士康
“赏饭论”
当富士康在大陆的发展如日中天时,郭台铭的心态也悄然发生了变化,在一次公开场合,他口出狂言:“我是给他们饭吃”这一言论如同一颗重磅炸弹,瞬间在社会上引起了轩然大波。
在郭台铭的认知里,富士康为大陆提供了大量的就业岗位,解决了无数人的生计问题,是大陆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这一“赏饭论”,充分暴露了台铭的傲慢与无知,他将富士康与大陆之间的互利共赢关系,扭曲为单方面的施舍。
郭台铭采访
这种错误的认知,不仅伤害了大陆人民的感情,也让他自己陷入了舆论的漩涡,一时间,批评和指责的声音如潮水般涌来,人们纷纷对他的言论表示不满和愤慨。
许多人认为,郭台铭的成功是时代的机遇和大陆的支持共同造就的,他应该怀有感恩之心,而不是如此傲慢自大。
郭台铭
为讨好美国的冒险之举
如果说“赏饭论”只是郭台铭膨胀心态的一次暴露,那么他接下来为讨好美国而做出的一系列举动,则彻底让他站在了大陆的对立面。
2018年,中美贸易摩擦加剧,美国对中国科技企业进行了一系列的打压,华为作为中国科技企业的代表,首当其冲地成为了美国的打压对象。
美国政府不仅对华为实施了芯片禁令,还要求全球企业停止与华为合作,在这个关键时刻,郭台铭为了讨好美国不惜牺牲与华为多年的合作关系,宣布停止为华为代工。
郭台铭
为了进一步迎合美国,郭台铭还做出了一个更为大胆的决定,大规模裁员并赴美建厂,为了实现这一计划,富士康在大陆进行了大规模的裁员,超过34万员工被迫离开岗位。
这些员工中,很多人都是富士康的老员工,他们为富士康的发展付出了多年的心血,却在一夜之间失去了工作。
郭台铭以为通过这样的方式,他可以赢得美国的青睐,为富士康在美国市场打开一片新天地。
但他没有想到,他的这一决定,不仅让他失去了大陆市场的民心,也让他在美国市场遭遇了重重困难。
郭台铭
理想与现实的落差
郭台铭赴美建厂的计划,从一开始就充满了坎坷。美国的劳动力成本高昂,是中国大陆的数倍之多,这使得富士康的生产成本大幅增加,利润空间被严重压缩。
在美国一个普通工人的工资,可能是中国大陆工人的5到10倍,而且美国的工人还享有更高的福利待遇和更严格的劳动保护,这让富士康在人力成本上不堪重负。
除了劳动力成本,美国的土地成本、税收政策等也让富士康感到压力巨大,美国政府虽然承诺给予富士康一定的税收优惠和补贴,但这些优惠政策在实际执行过程中遇到了重重困难。
郭台铭
土地审批手续繁琐,建设成本高昂,使得富士康的建厂计划一再拖延,原本计划投资100亿美元的工厂,最终只投入了10亿美元,工厂的建设也因为资金链断裂而停滞不前。
据报道,印度工厂的良品率仅为50%左右,远低于中国大陆工厂的90%以上,这使得富士康在印度生产的产品质量难以保证,无法满足客户的需求。
印度工厂经常因为停电而被迫停工,货物运输也经常因为交通堵塞而延误,这让富士康的生产计划无法顺利进行。
富士康在海外的扩张计划,不仅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反而让公司陷入了困境,在美国工厂烂尾,投资打水漂,在印度工厂效率低下,成本高昂,郭台铭为了讨好美国而做出的冒险之举,最终让他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郭台铭
付出的沉重代价
富士康在海外市场的碰壁,让它在市场、声誉、股价等方面都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从市场份额来看,富士康失去了华为这个重要客户,又在海外市场无法站稳脚跟,导致其市场份额大幅缩水。
在声誉方面,郭台铭的“赏饭论”以及富士康为讨好美国而做出的一系列行为,让富士康在大陆市场的形象一落千丈。
曾经备受欢迎的富士康,如今被很多人视为忘恩负义的企业,消费者对富士康的产品和服务产生了质疑,一些合作伙伴也对富士康的忠诚度产生了担忧。
郭台铭
股价是企业经营状况的晴雨表,富士康的股价也因此受到了重创,在郭台铭宣布赴美建厂后,富士康的股价就开始一路下跌。
据统计,从2017年到2020年,富士康的股价跌幅超过了30%,市值蒸发了数百亿,这不仅让郭台铭的个人财富大幅缩水,也让富士康的股东们遭受了巨大的损失。
除了这些,富士康在大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劳动力成本的上升,大陆的制造业环境也在发生变化,曾经依赖廉价劳动力的富士康,如今不得不面对劳动力成本上升、招工难等问题。
郭台铭
结语
郭台铭和富士康的经历为企业和企业家们敲响了警钟,在全球化的浪潮中,企业与市场、国家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相互影响的。
郭台铭的“赏饭论”以及富士康为讨好美国而做出的一系列行为,充分暴露了其价值观的扭曲。
对于其他企业来说,富士康的经历是一个宝贵的教训,在制定发展战略时,企业要充分考虑到市场的变化、国家的政策以及自身的实力,避免盲目跟风和冒险。
在国际形势复杂多变的今天,企业要保持清醒的头脑,坚守自己的底线和原则,不要为了一时的利益而放弃长远的发展,不要为了迎合某些势力而损害国家和民族的利益。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 2019-05-01 劳动法规定:这6种情况下被辞退,公司须支付经济补偿!
郭台铭采访
新民晚报 2019-04-18 郭台铭发家史
中国经济网2024-09-29 产业园为何难在印度落脚
环球时报2024-08-05 港媒:在印度越南生产痛点多,富士康“回归”中国内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