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言
疫情期间,各行各业或多或少都有所亏损,但汪健趁着这波疫情,推出了一套完整的核酸检测方案,成功获利222.8亿。
虽然很多人对于此事感到质疑,但汪健对此毫不在意,因为他知道自己是在为国家和人民做贡献,除此之外,他还期望自己能活到120岁,并且希望手下的员工能活一百岁。
那么汪建的创业经历是怎样的?被质疑后他的现状如何?
基因大佬汪健
提到汪健,很多人可能不太了解,但他在我国的生物医药领域几乎无人不知,与许多农村孩子不同,汪建的童年是在温暖和平静的环境中度过的。
自1978年,恢复高考后,汪建的命运也迎来了转折,1968年,汪建年仅14岁时就因“上山下乡”政策被迫离开了学校,开始了艰苦的插队生活,这段经历虽然让他暂时中断了学业,但他并没有放弃希望。
高考恢复后,他凭借自己的努力成功考入了湖南医科大学,并在1979年毕业,接着又考入了北京中医学院,深造中西医结合专业。
要说汪建真正的人生转折,其实是发生在1988年,当时国家对出国留学的政策逐渐放宽,汪建获得了前往美国深造的机会,正是这次留学经历,让汪建接触到了当时国内几乎无人知晓的“人类基因组计划”。
这个项目的目标是全面解析人类基因组,为生命科学的研究带来前所未有的突破,汪建通过参与相关研究,逐渐意识到基因组研究对于人类健康的重要性,而这一领域在中国几乎是一片空白。
1991年,汪建回到美国西雅图,成立了华人生物医学协会,致力于将国际基因组计划引入中国。为了能够让中国参与这个重大科研项目,汪建四处奔走,最终争取到人类基因组计划1%的测序任务,成为该项目的关键参与者之一。
回国后,汪建没有选择安稳的工作,而是投身创业,创建了吉比爱生物技术公司,并在此基础上成立了北京华大基因研究中心。
这个研究中心,后来成为了华大基因的前身,而华大基因也因此开始了它在生物技术领域的探索与创新之路。
2003年,非典疫情的爆发,让华大基因的研究成果首次进入了大众视野,汪建和他的团队,通过无数次实验的失败与尝试,成功破解了SARS病毒的全基因组序列。
接着,他们又研制出了全球首个SARS病毒诊断试剂盒,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发挥了巨大的作用,这不仅为控制疫情提供了关键工具,也让汪建和华大基因一举成名,成为了举世瞩目的英雄。
非典时期
值得注意的是,汪建的目标远不止于此,在2002年,华大基因的团队还攻克了水稻基因组测序的难关,在国际上取得了重大的科研突破。
经过长时间的努力,他们的研究成果终于在《Science》杂志上发表,为全球水稻研究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尽管华大基因的科研能力和成就都毋庸置疑,但在资金方面却面临着巨大的压力,2012年,全球基因检测设备的供应商频繁提价,华大基因的运营成本直线攀升,资金问题成为了公司发展的瓶颈。
面对困境,汪建并没有退缩,而是通过与深创投、红杉资本等投资机构展开艰苦谈判,成功为华大基因筹集到了13.98亿元资金。
这笔资金的注入,确保了华大基因能够继续推进自己的科研工作,也让汪建在资本市场中积累了更多的经验和人脉。
在资金得到保障后,汪建将目光投向了收购美国基因测序公司Complete Genomics(CG),CG是全球第二大基因检测设备制造商,收购CG意味着华大基因能够打破Illumina的技术垄断,增强自身在基因测序领域的技术实力。
2013年,华大基因以1.176亿美元的价格完成了对CG的收购,这一举动震惊了整个生物技术行业,华大基因不仅获得了CG领先的基因测序仪器和试剂技术,更在全球基因测序领域占据了更加有利的位置。
经过几年的发展,华大基因在2017年成功登陆深交所创业板,成为A股基因测序领域的第一股。
上市当天,华大基因的股价大幅上涨,市值很快突破了千亿大关,汪建和他的团队也因此获得了更加广泛的认可。
2019年,新冠疫情的爆发,再次给汪建带来了新的机遇,疫情初期,汪建团队迅速响应,帮助武汉建立了“火眼”实验室,并推出了一套完整的核酸检测方案。
![五年前,他卖核酸检测设备2年狂赚222亿,扬言活120岁,如今咋样](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a29371d34af044c6bcd99f1069f6ede4~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9536107&x-signature=6YdS5os77J6FBWCHngphuEkXkUA%3D)
得益于此,华大基因在全国疫情防控中发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核酸检测设备和试剂盒成为了抗击疫情的有力武器。
汪建和他的团队也因此获得了巨大的经济收益。根据报道,汪建的财富在短短两年内从87.2亿增长到了310亿,增幅达到222.8亿,成为了中国商界的重要人物之一。
不过,也有人对汪建的财富增长提出了质疑,认为他借助疫情赚取了大量财富,但也有不少人认为,汪建和华大基因的团队,在疫情防控中的贡献不可小觑,他们所获得的收益,是他们为国家做出贡献的应得回报。
立志活到120岁
汪建曾明确表示,他的目标是让每一位员工都能够拥有长久的健康寿命,他希望在华大基因这个大家庭里,所有人都能活得健康、活得长久,甚至能过上百年岁月。
他不仅为自己设定了活到120岁的宏伟目标,更将这个目标扩展到整个公司,对于汪建来说,健康不仅是个人追求的一部分,也是公司文化的一部分,因此,他提出了一系列严格的标准,要求公司在员工的健康管理上做到极致。
汪建提出要接纳存在出生缺陷的情况,或许有人会觉得这是一个非常宽容的提法,但汪建的立场其实是在强调通过科学技术,帮助那些可能出生缺陷的孩子,通过基因科技的手段去改变和优化人类的健康状况。
他希望华大基因能在这一领域有所突破,能够从根本上解决出生缺陷带来的困扰,为未来的孩子们创造更好的生存环境。
汪建提出的第二项标准是确保肿瘤的发现不落后于医院,这一点对于一个基因公司来说意义重大。因为基因技术与疾病的关系越来越紧密,尤其是肿瘤等重大疾病,早期发现至关重要。
汪建的愿景是,希望通过基因技术的前沿突破,能够在公司内部就能够做到早期肿瘤筛查,达到提前预防和及时干预的效果。
实际上,这种基因技术的发展,可能在未来几年内带来巨大的改变,甚至彻底改变人类应对疾病的方式。
第三项标准则是禁止员工接受心脏支架手术,这一规定看似有些严苛,但实际上,它反映了汪建对员工健康的重视。
![五年前,他卖核酸检测设备2年狂赚222亿,扬言活120岁,如今咋样](https://p3-sign.toutiaoimg.com/tos-cn-i-6w9my0ksvp/69de178e70a8491c97402d64855c8194~tplv-tt-large.jpeg?_iz=30575&lk3s=06827d14&x-expires=1739536107&x-signature=MciREc80Dvtwa8NrwMsgWJ2XACQ%3D)
心脏支架手术常常是心血管疾病的最后一道防线,汪建显然希望通过更先进的基因技术手段,让员工避免进入这种“临终救助”的状态,从而实现更长久、更健康的生活。
这种对长寿的追求并非仅仅是个人的愿望,汪建希望通过基因技术的不断突破,让人类的寿命得以延长,甚至在某一天,能够实现“永生”,也正是他对这一科技进步的热忱和信心,促使着他不断推动华大基因在基因科技上的创新与突破。
信息来源:
华大登山队登顶珠峰 传回全球首份来自世界之巅的超声图与脑电数据 金羊网 2024-05-22
再陷诉讼漩涡!掌门人汪建言论惊人、华大基因员工必须活到100岁? 金融界 2024-12-10
[免责声明]文章描述过程、图片都来源于网络,此文章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者人物侵权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将第一时间删除内容!如有事件存疑部分,联系后即刻删除或作出更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