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联重科(000157.SZ),国内工程机械巨头,巅峰期总市值曾超1200亿元。2021年以来持续杀跌,最大回撤近70%,而今市值仅500多亿。
业绩方面,2024年前三季度,中联重科净利润31.39亿元,仅为2021年同期的一半。
湖南人的骄傲,中联重科,究竟怎么了?公司还有戏吗?
笔者认为,中联“至暗时刻”已经过去,无论从行业大环境还是公司自身经营管理看,积极因素正在不断累积。
我们先看行业:工程机械复苏确定性强。
2024年,工程机械行业“晴雨表”——挖掘机国内销量终于结束三年下滑。2024年全年,挖掘机国内销量同比增长11.7%。
业内认为,本轮复苏主要原因包括投资增长、工程机械新能源渗透率提升、设备自然更新需求等,
“投资增长”自然是指一系列稳增长、保交楼、化债政策驱动下开工复苏;“新能源渗透”也很好理解;什么是“设备自然更新需求”呢?
一般来讲,工程机械更新周期是8-10年,国内前一轮大规模替换始于2016年,至2023年正好处于替换周期低点,2024年开始设备更新逐渐起量。
本轮替换周期还叠加了政策助力:
2024年,为推动大规模设备更新,国务院、工信部连续发文。我国将在包括工程机械在内的27个工业重点领域进行大规模设备更新,并设定了到2027年的更新目标。
本轮工程机械回暖确定性已经很强,直接利好中联重科这样的龙头。
讲完行业,我们再讲公司:
中联重科具有特殊优势,有望在行业复苏中充分受益。
1、产品结构优势。
中联重科传统业务是起重机械和混凝土机械。近年来公司积极布局高空机械、土方机械、农机、矿机等新产品。至2024年三季度末,中联重科新产品收入占比已超50%。
业务多元化有助于公司抵御市场风险。
目前,中联重科农机业务在国内针对700多个主要产粮县实现重点突破,矿机业务陆续下线全球最大300吨混动矿卡、全球首创100吨混联式混动宽体车等。
长期来看,房地产、大基建时代已经落幕,但中联已经在培育新的内生动力,有助于公司走得更远。
2、盈利能力优势。
国内工程机械三巨头:三一重工、中联重科、徐工机械,近年都在降本增效,中联重科盈利能力提升效果最好,2024年前三季度,中联重科毛利率28.37%,净利率10.16%,两项指标均超过三一和徐工。
中联重科还有一大成长看点:
出海。
随着国内市场饱和、成本上升,出海已成为工程机械龙头的共识。
近年,中联在海外“杀疯了”。
2023年,中联重科在海外市场实现高增,海外营收占比近40%,营收增速高达79%,而同期三一重工和徐工机械的海外营收增速仅18%和34%。
2024年上半年,中联重科海外收入占营收比重已达49%,接近一半。可以说,公司在海外“再造”了一个中联。
值得注意的是,中联重科出口的多是大吨位产品,单价高,均价也高于国内,所以公司海外业务毛利率远高于国内,2023年两者相差7.74个百分点。
我们前文提到中联重科利润率的提升,除了经营上有效降本控费外,跟海外业务的高增也有很大关系。
不过,未来中联重科的出海之路,可能也会遭遇挑战。
目前,中联出口的主要贡献来自“一带一路”地区。公司也希望大规模进入欧美主流市场。
针对欧美市场,中联打法是“海外研发、本地化制造组装、关键零部件本地采购”,以规避贸易制裁。比如公司在墨西哥建了生产基地,显然瞄准的是北美市场。
事实上,近年越来越多中国企业赴墨西哥建厂布局。
不过,随着特朗普上台,美国势必要围堵中企在墨西哥的产业势头。早在2024年11月,特朗普即在社交媒体宣称要向墨西哥进入美国的产品征收25%关税。
据业内人士透露,目前部分中企已延缓投资墨西哥的计划,转而采取观望态度。
外部局势波谲云诡,未来中联重科的全球化战略是否会受到新阻力?很难说。
当然,这不是中联重科一家的问题,而是所有志在全球化的中国企业,都要直面的考验。